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与中国行动策略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尊伟 已有0人评论  2019/8/22 16:50:50  加入收藏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目标

对于每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说,其学习目标都包括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等维度方面的内容。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包括知识和思考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挑战;社会情感领域(socio-emotional domain),包括使学习者能够协作、谈判和沟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社会技能,以及自我反思技能、价值观、态度和动机,使学习者发展自己;行为领域(behavioural domain),描述行动能力。[11]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三维学习目标如下: 

1. 认知学习目标(Cognitive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者理解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正式、非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作为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驱动力的重要作用;学习者把教育理解为公共利益、全球共同利益、基本人权和保障其他权利实现的基础;学习者了解获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女孩和男孩之间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缺乏平等获得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的原因;学习者理解文化在实现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习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创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公平、更和平的世界。

2. 社会情感学习目标(Socio-emotional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者能够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是一种对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相关方法的人性化和整体性的方法;学习者能够通过参与的方式来激励和授权他人去要求和利用教育机会;学习者能够认识到教育的内在价值,并在个人发展中分析和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者能够认识到技能对改善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就业和创业的重要性;学习者能够亲自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3. 行为学习目标(Behavioural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者能够促进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全民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相关方法;学习者能够促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学习者可以公开要求和支持制定政策,促进人人享有免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公共教育系统和相关方法,并以安全、方便和包容的教育设施为目标;学习者能够促进年轻人的赋权;学习者能够利用终生所有的机会进行自我教育,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能力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以下关键领域——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采取行动,以应对人类生存面临的至关重要的全球挑战。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在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上发生深刻的转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12]: 

(1)系统思维能力(Systems thinking compelency),包括识别和理解关系的能力;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考虑系统如何嵌入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的能力;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2)预期能力(Anticipatory compecency),包括理解和评估多种未来的能力;创造自己未来愿景的能力;评估行为后果的能力;应对风险和变化的能力。

(3)规范性能力(Normative competency),包括理解和反思行为背后的规范和价值观的能力;在利益冲突和权衡、不确定的知识和茅盾的背景下,可持续地谈判价值、原则 和目标的能力。

(4)战略能力(Strategic copetency),包括集体发展和实施创新行动的能力。

(5)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 copetency),包括向他人学习的能力;理解和尊重他人需要、观点和行动的能力;理解他人、与他人相处并对他人敏感的 能力;处理团队内冲突的能力;促进合作和参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6)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petency),包括质疑规范、实践和观点的能力;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观念和行为的能力;在可持续性话语中持有立场的能力。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个人必须学会理解与全球和地方可持续性挑战有关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权衡取舍和风险,必须成为可持续发展公民。教育必须解决气候变化、贫困和可持续生产等关键问题。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将本地和全球环境中关键的可持续性问题整合到课程中,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和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产生学习成果,包括批判性和系统性思维、协作决策以及对今世后代负责等核心能力。

三、中国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发展平台,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环境。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应从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治理观、开展教师培训以及革新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改革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规划

自《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以来,中国政府及时响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文件,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1994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其中第六章的内容涉及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强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为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9月,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就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4”做出了重要承诺。可持续发展教育只是上述文件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尚缺乏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系统设计的规划文件,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为此,我国应研究《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和新方法,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际情况,政府应组织有关部委、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界人士,共同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规划》,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横向的空间维度上,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到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整个教育体系的每一个阶段。课程内容上,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学校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程,从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检测评估以及管理体制等采取措施保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顺利开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健康和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沿线国家经贸融合,增进人文交流,同时推动包容性发展与共赢合作,从而打造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探索的是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以及三方合作等新模式、新实践,是对传统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沿线国家分享经验、互鉴互学,促进彼此的战略对接、政策沟通。[13]“一带一路”倡议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成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中心、双边或多边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减贫、消除饥饿、人居、卫生、就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依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和各利益相关者加强“交流合作、互学互鉴”,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落实。全球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社会、民族国家、地方层面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多方面合作和交流。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球治理观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4]“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推动建设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共享繁荣与安全的命运共同体。依据“一带一路”倡议中“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治理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共商”强调主权平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协商合作,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共建”意味着在自愿的基础上,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体系,探索灵活务实、切实照顾发展需求和安全关切的合作治理新模式;“共享”就是实现互利共赢,以公平发展、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和目标构建共同繁荣和共同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5]

(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师培训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整合到职前、职后的教师培训项目中,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才能从事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关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动机和承诺等方面。除了一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之外,教师还需要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即教师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教学方法和学习实践帮助人们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力。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题和趋势》(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师培训目标[16]: 了解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的主题和挑战;理解全球、国家和地方层面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和实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价值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发展有关全球变化和当地表现的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观点;反思促进可持续发展概念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反思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正规学习、不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机制,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工作中;理解文化多样性、性别平等、社会正义、环境保护和个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将其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实践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转换性教学法,使学习者在当地社区和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参与、系统、创造性和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过程;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变革推动者,推动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识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本地学习机会,建立合作关系;评估学习者跨学科的可持续性能力发展和具体的可持续能力相关的学习成果。

(五)革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法

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和激励学习者成为积极的可持续性公民,使他们具有批判思维,能够参与塑造可持续的未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行动导向和变革性的。[17]这些参与式教学和学习方法使学习者能够为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的教学法包括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和变革性的教学法。

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将学生视为自主学习者,强调知识的主动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转移或被动的学习体验。学习者的先验知识以及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经验是激励学习者构建知识库的起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要求学习者反思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过程,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和支持学习者的反思。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将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第二,在行动导向的学习中,学习者参与行动,并在预期的学习过程和个人发展方面反思他们的经验。经验可能来自项目(在职学习)、实习、研讨会的促进以及活动的实施等。行动学习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具有丰富的经验;观察和反思;形成概括的抽象概念;在新情况下应用概念。行动学习通过将抽象概念与个人经验和学习者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知识获取、能力发展和价值澄清。教育者的作用是创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经历和反思性思维过程。

第三,变革性学习最好通过其目标和原则来定义,而不是通过任何具体的教学或学习策略来定义。它旨在授权学习者质疑和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以加深理解。教育者是一个促进者,通过授权和挑战学习者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它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学习必须克服现状,为学习者做好颠覆性思维和共同创造新知识的准备。

参考文献:

0
0
关键字:教育2030行动框架 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 中国行动策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