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8/6/11 17:16:38 加入收藏
当前校园信息化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路层出不穷,口号、叫法、名词推陈出新,有的信息化工作者开始追求标新立异、绚丽外表,企图通过新事物介入掩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工作变得盲从、缺乏理性,需要我们定位发展阶段、审视新事物的价值、剖析新理念嫁接的可能性,适宜的东西拿来为工作所用,从而坚定校园信息化发展道路和步伐。
一、智慧校园建设精彩纷呈但效果值得商榷
校园信息化经历了单机版、校园局域网、数字化校园等若干发展时期,已经到了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校园”。在2010年浙江大学就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同年南京邮电大学更是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慧校园”规划。自此,智慧校园开始映入校园信息化工作者的眼帘。
(一) 学术界在智慧校园上投入了很高的研究热情
在中国知网中以“智慧校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2011年以来(截至2017年5月28日)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发现共有期刊文献716篇,博硕士论文44篇,研究内容涵盖了智慧校园的概念界定、顶层设计、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应用等多个方面,黄荣怀教授就从教学环境的角度诠释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共鸣。除了学术研究的蔚然成风,全国性的“智慧校园”会议也比比皆是,仅2016年就有“2016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治理创新实践研讨会”“智慧校园:2016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等若干个,这些会议既有信息化主管部门也有行业协会、信息化联盟等主办。可以说,学术界在智慧校园上的研究比较全面,研究的视野也算开阔,研究的成果得到了部分肯定。但是,仔细研读文章就会发现,智慧校园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或者体系架构的层次,具体应用的开展或落地推广还少有研究,关于应用效果的评析也付之阙如。部分论文或者报告虽冠以“智慧校园”的名目,研究或探讨的还是数字校园的内容,将数字校园阶段应该进行的工作纳入智慧校园体系中来,或者说本来处在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由于“智慧校园”受人热捧,所以直接进入智慧校园阶段,而信息化设施或者应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智慧”。
(二)地方政府先声夺人式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地方政府为了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驱动智慧教育的发展,从政策、机制、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其中,江苏省政府出台文件《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24号),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省级重点部署和市、区县工作安排,陕西省教育厅开展“智慧校园”示范点创建工作。一些地方还进行了标准规范的建设,如地方院校牵头的《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DB32/T3160—2016),这是国内首个智慧校园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但是,从国家和中央层面上看,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都未提到“智慧校园”的概念,仅在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这是唯一可见的国家规范性文件,而文件中也明确指出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并列,并且“数字校园建设”在前,这就说明数字校园建设中还有一些工作需要理顺、需要探索、需要解决,方向性、方针性的问题上还需要审慎,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当然将“智慧校园建设”提出来,也是鼓励地方政府、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三)信息化企业充当了智慧校园建设急先锋角色
从网络提供商、多媒体提供商到存储产品生产商再到教育企业无一不跃跃欲试,为智慧校园发展推波助澜。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从私有云数据中心、智慧教室、校园应用一体化、移动校园等方面给出了技术和应用引导;教育信息化企业更是积极参与教育装备展览会,尽力宣传和展示自己的智慧产品与服务;有的企业还与主管部门合作,举办一些国内信息化研讨会,借助学术活动的契机推出产品,如腾讯智慧校园联合学友园教育举办“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峰会”等。可以说,教育信息化企业在智慧校园领域深耕细作,确实推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信息化工作者开阔了眼界、体验了科技、了解了成果、创新了思路。但智慧校园广受追捧,也要归功于企业界的重笔着墨、大肆宣扬,有的企业为了迎合信息化发展趋势,为了博众人眼球,仅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花样翻新、包装营销,搞一些噱头名堂,听起来似有新意,但实际用起来还是老一套,导致学校应用重复建设,不仅没提升水平反而弄得不伦不类,延缓甚至阻滞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四)智慧校园工作着力点不同,建设成绩参差不齐
什么是智慧校园,校园信息化工作者有自己的理解。蒋东兴认为,智慧校园要建立智能教学和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促进知识的交流传播与分享。宓詠侧重于从服务角度来定位,认为智慧校园更强调按需服务、快速反应、主动应对。至于怎样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什么样的智慧校园,校园信息化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建立以移动智能终端和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为依托的信息服务门户。常熟理工学院基于位置信息服务进行楼宇定位、手机扫描、手机拍照实现资产盘点的扁平化。中国科技大学借助云计算平台精准记录并再现每个学生的生活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校园信息化工作者都这样谦逊、理性、务实地工作着,还存在着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重视硬件环境轻视一体化、重视管理功能轻视教学科研、重视上新项目轻视资源利用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有人认为有了无线网络这种基础环境就算智慧校园了,认为有了“RFID应用”这种点应用就建成智慧校园了,这样的认识误区也大有存在。
智慧校园是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作追求的目标。从上面的评析可以看出,学界、政界、商界等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学术交流、示范试点、产品推广与舆论宣传,企图抢占智慧校园建设的制高点,但信息化工作者作为一线实践者,还应该保持自己理性的思考,还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认清发展现状和阶段,直面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不要盲目攀高或求大,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中的主动权,顺势而为。
二、当前校园信息化工作的问题与追因
这里抛开体制机制、资金来源、人才队伍、政策保障等外围条件,单纯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身出发,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
(一)认识上的思想意识偏差与定位不实际
陈丽教授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照此来说,我们还有相当比例的学校甚至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谈何智慧校园。而现实的情况是,谈校园信息化必冠之以“智慧校园”的名目,与智慧校园的百花齐放相比,数字校园问题的研究门可罗雀,有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数字校园阶段成果丰富,从数据、业务、应用、服务上都已经完善,确实需要更高层面的引领,而智慧校园恰好能满足这个发展期待,所以就在对智慧校园建设倾注精力和心血。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在2013年就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构想。二是学校信息化起步较晚或水平不高,就赶上了智慧校园发展的大潮,于是越过数字化校园阶段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建成校园网络平台、温湿度感应教室都算智慧校园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中小学,他们对于业务应用的需求、信息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弱,而对多媒体教室硬件的需求相对较强。三是学校处在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阶段,但是遇到了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业务、数据、机制等多个层面,希望借力智慧校园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湮没这些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信息化正在发展中的高校,由于业务融合、数据交换、业务流程、用户服务等问题遭遇发展瓶颈。
(二)数据上的信息孤岛难破与流动性不足
信息孤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经过十余年的探讨研究,已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即建立数据共享中心。但即使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今天还要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信息孤岛”的局依然难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数据标准的制定容易,推广实施难。数据标准是在遵循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业务需求的实际进行补充完善而成的,在建及待建系统都要在标准框定的范畴内进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较困难的是已有业务系统的有效整合问题,由于各系统开发框架、技术平台不统一,系统几经换代,维护人员更迭、数据注释不完善、粗放式管理等原因,要理清业务系统的数据关系已经是困难重重,再谈数据整合更是举步维艰。二是业务数据被私有化,阻碍数据共享。业务部门是应用系统的使用者,也是业务数据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业务数据有使用权,但现实情况是这种“使用权”变成了“所有权”,假以数据敏感、数据污染等各种理由来阻碍数据共享,业务数据囿于业务系统内部的同时,信息化工作者也被业务部门拒之门外。三是数据流动性不足,无法发挥其联合效应。建立了数据共享中心,各校园应用也将基础数据共享到数据中心,但校园各应用要素相对封闭,很难打破数据与教学、数据与科研、数据与管理、数据与服务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应用要素间的数据交互极少发生,业务数据基本不流动,数据的效率和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业务上的流程闭环与应用融合度不高
校园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是由业务流程驱动的,一个流程发起到另一个流程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闭环,这是独立应用建设的正常思路,但放在智慧校园数据共享、业务融合的时代,却有些不合时宜。微观上,基本的教与学两方面的融合度不够,教的方面自成体系,学的方面自成方圆,教学管理平台中的“课程信息”与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资源信息”各说各话,互相之间没有关联关系,难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更难以推动教育品质的提升。中观上,校内应用之间相互“割裂”,互相没有交集,教学系统负责教师数据(关注选题)、课程数据,科研系统负责教师数据(关注研究)、课题数据,对教师自身来说尚且“教学科研不分家”,却在信息化应用上面各自为政,将本来密切的关系拆分开来,这就难以形成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活动的整体联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宏观上,放到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业务应用的独立性形不成抱团的意愿,也就没有主动进行数据开放与共享的需求,如果仅是硬性地将业务应用搬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那将成为一个摆设,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