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博览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8/5/28 15:26:25 加入收藏
第5个支柱:Nature,洁净美好的自然环境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丰富的色彩、韵律、光与生命,能给予孩子对这个世界极致丰富的感受和知识,使孩子感受到对大自然的归属感。芬兰人一直秉承与自然界一体的传统生活方式,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拥有许多国家森林公园,给孩子们提供了最天然的乐园。
第6个支柱:Expression,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文化传承往往只理解为学术知识的传输,而其实艺术亦属于文化。Pulkkinen教授通过对芬兰7所学校进行3年的跟踪调研后发现,参加艺术俱乐部对培养孩子专注力、协同合作能力等方面帮助很大,对在学校乃至未来工作上的成功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7个支柱:Full development,认知、身体、社会、情感、道德的全面发展
芬兰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追求更高的测试分数,而是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思维活跃、有创造力的人,支持和培养每个孩子的特长,给予孩子最大的机会来发挥他们独一无二的个体潜力。在芬兰学校,每个孩子都有权要求得到正常教学之外的个性化辅导,学校里不会有排名,老师也不允许给孩子打上“失败”的标签。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标准化的教学和测试。
第8个支柱:Child-friendly Community,扶持和发展儿童公共资源
芬兰幼儿中心和学校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业、社交、情感和生理需要。很多国家,需要向芬兰学习如何将儿童教育连接到公共政策,以促进扶持和发展儿童公共资源。
第9个支柱:Independence,发展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Pulkkinen教授研究发现,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发展走向,在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结果,以8岁时的性格特征为起点,会出现4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导致成年后的4种不同的状况。
路径1:如果在8岁时已经建立了具有建设性的、合理性的思考能力(constructive),孩子会倾向于很好的承担起学校的任务,并且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能有弹性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性格会比较乐观,善于对未来合理计划。这也是芬兰在早期教育中着重培养的方向。
路径2:8岁时如果为典型攻击性儿童(aggressive),往往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安定不下来、喜欢在街头游逛、早发性吸烟、饮酒等。
路径3和路径4:都是从被动的起点出发- 焦虑儿童(anxious)、乖顺儿童(compliant)—— 则会导致成年以后选择过度因循守旧和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对人生不敢去尽情追寻、总是有所保留。
高的自我控制,这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方法,父母对孩子的活动表现出持续的关心和信任,给孩子建议的同时也鼓励孩子表达意见。这鼓励了孩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低的自我控制,这是源于以家长为中心的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在应对孩子时,在意自己的情绪胜过孩子的需要,用不太体谅和专制的方法进行处理。不仅会给孩子留下感情上的阴影,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决策能力和责任感,可能也无法充分发展。
第10个支柱:Community,孩子参与社区生活和公众意见
当谈到童年质量时,我们往往是从成人的“镜头”去看而不是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而其实孩子也可以提供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见解。
在芬兰,人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且鼓励孩子去思考社会现状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
美国与芬兰教育设施对比
五、中国教育能得到哪些启示?
深入人心的教育共识。芬兰全社会对于教育有一个共识,即芬兰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丰富、个性的发展。
芬兰与中国一样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但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是,芬兰是一个领土较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社会。除了森林,芬兰几乎没有其他更为丰富的重要自然资源,所以芬兰要发展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人。换而言之,人,特别是人的创意,对于芬兰经济而言举足轻重。因此,只有实现人的内在价值,芬兰的经济、社会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人的内在价值必须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潜力也才能挖掘,因此芬兰1966年就立法通过了九年制综合学校法案。该法案不仅改变了芬兰以往分轨的学制结构,更为重要是,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共识,即无论家庭背景,无论智力水平,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高度协调的合作系统。芬兰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合作的系统。课内与课外协调、校内与校外协调、学校与家庭协调、教师与学生协调,这种协调合作关系将各方教育利益相关者扭成了一股力量,共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努力,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得少,学得多。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孩子在课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因此,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
据调查,大约2/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此外,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芬兰教育者认为,重复的、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
第二,考试少,成绩好。芬兰学生从小到大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标准化考试,那就是大学入学考试。即便如此,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并不占100%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评价,芬兰还采用以下3类方式:课堂评估;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估;每3至4年举行的全国阅读、数学和科学评估,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仅抽取其中10%的样本参与全国评估。
事实上,芬兰人并不反对考试。他们只是认为,这种高利益关系的考试只会逼迫教师和学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应试”上,而不是“教”与“学”本身。
能吸引最优秀的人当老师。芬兰社会能够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特别是当小学老师,而且申请教育专业的几乎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前20%的学生。是什么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育行业呢?
拥有高度的职业幸福感。芬兰教师的薪水并不算高,一个有15年工作经历的初中老师年收入大约在41000美金左右。但芬兰教师有高度的幸福感,因为他们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事实上,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内心深处都有某种道德使命的驱使,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促进社会发展。
不热爱教育不可能成为教师。芬兰在选拔教师时非常重视申请人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不热爱教育是不可能成为教师的。教师在芬兰是一个要求很高,而且有高度竞争力的行业。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但仅录取120人。特别考察其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
让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芬兰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素养,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芬兰教师通常需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技能,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芬兰教师教育强烈的研究型色彩还提升了芬兰教师的专业地位,进而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从教。
制度后勤保障到位。学生从小到大只需参加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开发课程和研究教学。此外,芬兰教师薪水的涨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且涨幅与教龄和教学水平挂钩。通常来说,芬兰教师从入职到15年教龄,薪水涨幅约为1/3,中小学教师最多能涨58%,高中教师最多能涨77%。相比之下,美国的涨幅仅在21%到26%之间。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