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美国教室里的秘密——微观视角中的美国中小学教育

来源:中小学管理 作者: 陈罡 已有0人评论  2018/5/9 10:29:12  加入收藏

当然,由于匆忙,我还没有问及午餐是如何安排的,如果也像我们这样需要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用餐的话,那么教师这一整天工作中的休息时间,似乎真的就只有那可怜的5分钟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与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我曾经听一位在美国学校工作过的同事说,美国教师喜欢用非常大的杯子装水,女教师一般不会穿高跟鞋,现在看来都是因为工作节奏快,要应对每天高密度的工作。

其四,工作时间长。在如此快节奏、高密度的六个半小时(7:40~14:10)工作之后,美国教师大多还会留在自己的教室里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一般要到16:00左右才会离开学校。这样算起来,这所学校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会长达8小时。

其五,教学压力大。根据我此行观课的情况来看,美国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所以在通行的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受到极大的挑战。

而且,由于《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案的颁布实施,以及《共同核心标准》的实施,导致统一考试在全美许多州的基础教育中已成为既定事实,这也给所有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教学压力。

综合来看,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都不轻松。比较两国教师的工作内容来看,美国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节奏快、压力大,但工作内容多围绕教育教学这个核心展开。

加之美国的学校、教育部门和社区又能够给予教师许多的支持,如针对特殊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教学资源的充分保障、社区与家长的充分理解与支持等,使得大多数美国教师可以在极少干扰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性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

因此,虽然教师表面上看也许辛苦,但实质上其内心应该是充实的、专注的。

微视角之五 一面国旗: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有人说,美国没有品德课;也有人说,美国的德育没有说教;还听到有人说,美国根本就不重视德育……这是真的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经过两周的参观访问,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学校里的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

无论我们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发现教室中最为醒目的一定是悬挂着的国旗。许多学校学生每天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国旗宣誓,还有许多学校的学生要右手抚左胸,高唱美国的国歌。

在我们参访南卡罗来纳州Johnakin Middle School(约斯金中学)时,恰逢学生们正在录制第二天的校园电视台节目,第一个内容就是诵读学校价值观,然后面向国旗宣誓,最后才开始节目的录制。

在Carolina Forest High School(卡罗来纳森林高中)访问时,我还观察了一节很有意思的课,该校一位同学介绍说是“军训课”。

所谓“军训课”,实际上就是“军事课”,是由美国国防部拨款资助的四年制课程,一般学生人数和校方能力到达一定规模和程度的公立学校,都可以由军方拨款资助开设这样的课,其主要功能是给高中生传授军队知识和军队精神。

事实上,这样的课程也可以称作是美国军队的“初级后备役军官训练营”。

不仅如此,在美国大街小巷的商店、工厂、家庭,无不悬挂着国旗,即使远在乡村居住或者散落的一两户人家的房前,旗杆和国旗也一定都是“标配”。这也许就是美国教室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令人深思!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笔者以为,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要从内容、形式和途径上不断创新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要进一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发适合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三是要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爱国热情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科学有效地开展好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微视角之六 两所特殊的学校:理解教育公平

参访期间,我们还来到了一所非常特别的学校,全称叫做Scholars Academy,权且翻译为学者学院。经校长Norman McQueen介绍,方才得知这所学院是由当地的霍里县学区与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大学联合成立的。

学院在学区范围内遴选优秀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许多教师都可以胜任AP课程(大学预修课程)教学。

然后在全学区范围内遴选3%的优秀学生(每年大约50人),进入到学者学院学习,他们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的学校,高中四年期间仍然可以参加学籍所在学校的教学活动。

学者学院选择学生的标准也非常高,除了核心课程的成绩优秀之外,还要特别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等考查。

在这里的学生除原来的高中课程之外,还要学习许多大学预修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物理、经济学等课程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美国大学一、二年级通识教育中才学习的高级课程。

经校长介绍,学者学院的学生在毕业时,基本上可以获得70个左右的大学课程学分,这样也可以为他们在今后的大学学习中腾出更多时间,用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和研究。

学院里的Eric同学告诉我,他和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以美国最好的那几所大学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者学院其实就是美国精英教育的典型代表。

当天,我们还去了另一所特别的高中,这是一所获得美国2017“蓝带学校”荣誉的学校。在美国基础教育中,能够获得“蓝带学校”荣誉的,并不一定是教育质量最高的学校,而是学校在领导、课程、教学、学生成就和家长参与等方面具有杰出表现而接受表扬的卓越学校。

这所高中学生并不太多,只招收家中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据校长介绍,这所学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高中学习后,至少可以获得大专学历,还有许多孩子可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校长,以及所有这些事实背后的教育政策,都十分令人钦佩。

由此,我不由想到了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公平,二是质量。

我国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常用“优质”和“均衡”来描述愿景和工作目标。然而,“公平”和“均衡”这两个词的意思却不尽相同,这种差别也体现在两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政策与现实状况。

在上述两所学校参访期间,我不停地问校长、教师以及学生一个相同的问题:这样的学校对其他学生是否公平呢?他们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我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从国家和个人的层面来看,美国是把教育当作国家战略,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给最优秀的学生更多的教育资源,意味着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于个人而言,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适合的教育资源,更符合他们所理解的“公平”。

(作者简介:陈罡,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