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王定华:未来几年,中小学的指挥棒有5大动向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王定华 已有0人评论  2017/7/3 16:32:49  加入收藏

  要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

  “这五项工作,是给教师的“安全感”

  1.落实大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1)推动各地制订师德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构筑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的制度网络。

  (2)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3)要完善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

  2.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1)要改进教师培养的机制、模式、课程,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督、评估机制。以前师范专业毕业可以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和教师资格证,而现在全面推进教师资格认证后,这种情况不再持续了。

  (2)要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和培训中强调三字一话,强调教师的基本功,回到初心,回到基础,强调教师的这些最基本的看家本领。

  (3)要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中职学校老师,要完善教师、校长培训体系,落实每五年一个周期360学时的培训,这也是继续注册教师资格证的最必要的一个硬条件。

  (4)要建立学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构建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的学分银行,加强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

  (5)要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制度和机构,把教研员的培训进一步纳入国培计划,同时鼓励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校本教研、影子培训和海外培训也要把教研员作为重要的对象。

  (6)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开展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吸引一流人才从教

  (1)完善待遇保障机制

  建立教师工资水平与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对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进行奖补。

  调整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多在增量上做文章。

  要加快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为乡村教师在城镇购买住房提供优惠,有条件的地方要为乡村教师在城镇建教师小区

  (2)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要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对从教30年的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这个从2016年已经开始了。

  要重点奖励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各地要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和表彰体系,有关的地方和部门要制订优惠政策,让教师享受优待。

  (3)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

  落实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教师代表深度参与,不搞表面文章,不玩花拳秀腿,保障教师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力落地。

  要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的教师在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权利。

  4.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校领导人员队伍

  春节前中组部、教育部将出台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小学领导人员的任职资格,规范选拔任用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激励保障,建立和推进中小学校长的职级制,支持学校领导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鼓励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优秀中小学校长。

  5.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1)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调动更多教师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要依法积极稳妥地开展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

  (2)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面向基层小学的全科教师。

  探索建立新聘教师任教服务期制度,鼓励支持教学效果好、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老师到乡村学校和其他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学校执教讲学。

  推动地方实施乡村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且向乡村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倾斜。

  (3)补充紧缺学科的教师和职工

  针对一些地方中小学女教师多、扎堆生二胎等情况,希望各地能建立一些动态的编制来解决这几年的困难。

  招聘教师时不能划定对男教师招聘的优惠条件,这是违法的。但湖南省在招聘时设定招聘女教师达到70%,男教师达到30%的做法,我认为是可取的。

  (4)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要明显提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的入职条件,希望入职的老师以本科为主。

  优化教师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的经历作为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的必要条件。

  (5)完善教师的职称制度

  “十三五”期间要实行教师职称评聘、评审和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现在各省已经批了,首批正高教授的比例占教师的万分之二点五。

  “十三五”期间希望增加中、高级职称比例。职业学校也要设立正高级职称,支持各地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让好老师能够不受或少受职称的困扰。要畅通民办学校教师申请职称的渠道。

  (6)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

  加快研制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建立符合大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

  坚持德才兼备,以能力为衡量的主要标准,注重凭能力实际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围绕国家战略开展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潜心教书育人。

0
0
关键字:未来 中小学 指挥棒 动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