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钱志龙:国际教育的四个发展趋势

来源:腾讯 作者: 钱志龙 已有0人评论  2017/1/3 10:33:27  加入收藏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 钱志龙

  今天穿的像腾讯吉祥物一样就来了。我并不觉得我有足够的经验和身段来谈这个趋势,因为太多家长太焦虑这个问题,我选择用它作为今天8分钟的主题演讲,四个关键词不是说我有多先知先觉,来给大家一个方向,而是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当下教育实践中所做的一些思考,或者我所期待的一些实践。

  第一个关键词,多元化。我用“多元化”形容现在中国教育繁荣的时代。为什么说“繁荣”,并不是说现在做得多好,而是说我们至少走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有得选择,有百年名校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也有曾经必须用外国护照才可以上的国际学校,还有像培德书院这样用中国人的视角,用中国人态度和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做的国际化的中式学堂。这个时代已经到了,我们躲不掉,必须迎面而上,用我们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努力,去探索教育的万种可能。

  第二个关键词我想用“在地化”。什么叫在地化?现在我们琳琅满目的国际课程已经越来越让人挑花了眼,你这是IB热、这是AP热,这是华德福热,现在又有更多产品出来。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辨别、甄别,最后对号入座呢?学校真的没有一个排名,没有一个孰胜孰劣,就像很贵的化妆品但是或许不适合你用,找到国际护照可以上的学校,但这是不是给你孩子做的最好的选择呢?我非常尊敬IB课程、华德福课程,他们有非常科学、先进的地方我们值得学习,但他们毕竟是舶来品,他们不是为中国的孩子设计的,现在因为这个市场的需求,因为我们或者有一点点盲目出逃的心态,这样的课程已经占据了中国精英的教育市场。这样的课程不是不好,而是它必须经过一个“在地化”的过程,怎么样让本来培养着美国孩子的课程,能够让中国的孩子也可以同样受益?

  第三个关键词是本土化。跟在地化有一个非常相似的词,中文有点接近,但英文不一样:Indigenization。指的不是外来公司接中国地气,而是从这块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现在有很多外国教育家、外国校长在中国做着教育,我经常跟他们探讨一些问题,我有机会跟这些外国专家教育家共同探讨教育话题。

  我能够想象他们的心态,有时候难免有一点点自以为是。我说的话有点重,但是我们现在这种市场化的需求,让很多的外国专家,或者一些并不专家的外国人,再说一个重词,正在“教育殖民”着中国的下一代,他们其中不乏有非常好的、我非常尊重的教育家们,但不乏对中国孩子一无所知,对中国家长一无所知的外国校长在引导着孩子的发展。有时有点遗憾,在这样的学校交流时发现,难道13亿、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真的只能依赖外国的专家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真的一点民族的自信都没有了吗?

  虽然说当下的教育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代表中国的教育就输给了西方的教育。我最近出版的书《熊掌和鱼》,讲东西方教育的殊途同归,最后教育没有什么“版权”,教育大部分是殊途同归,而且是大道至简的,只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学校走得不会很远。中国民国时期、战国时期,曾经达到过教育事业的辉煌,真的不能把老祖宗给我们的智慧再挖出来让它重新再放光芒吗?当我们孩子站在世界领奖台时,问他受益于什么教育时,只能说上的国际学校,在美国留学(课程)回来才可以成才的?我不以为然。

  是趋势也好、是梦想也好、是憧憬也好,我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能长出我们自己国际化的中国学校,让我们的孩子不用付出母语或文化母语的代价,换一张所谓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希望他们将来无论拿什么颜色的护照,在那个周国定居,一样可以自信自豪地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儿女的德智修养和审美标准,甚至可以用英语(精品课)也好、日语也好,讲他们自己的故事,讲中国人的故事。

  最后这个关键词是“国际化”,可能有人问,这不是重题了吗?讲国际教育怎么有国际化呢?国际化的本质是什么?不是说一口流利英语就是国际化,不是外教上课就是国际化,不是接受考验才是国际化,如果在美国说一口流利英语,但对自己国家一无所知,不叫国际化,那是被同化、被西化,只是用文化身份换了一张入场券而已。真正的国际化是来自不同国家、代表不同文化的人彼此理解互相欣赏,为地球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做各自的贡献。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所以我又开始逃离,毕竟我不是先知,也不是特别厉害的校长,我能做得很有限,我只是在培德书院这块小小的地方,做着勇敢的尝试,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校长、家长和老师们一起探索着适合中国孩子走的教育之路,用顾此不失彼,瞻前不忘后的心态,用不自惮、不自小的心态看待世界看待我们自己。

  最后我想说,家长们可能并没有因为我8分钟演讲缓解各种焦虑,还是要在择校中做出你的选择,我用一张图表告诉你我的立场和想法。

  一年365天,一般国际学校开学时间接近1/2,一天24小时,从孩子早上去学校到晚上接走,可能8个小时1/3,一个孩子最后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学校只能承担1/6的责任、荣耀或责备。今天我是要把这个工作再还给在座的所有人,我做好我的1/6,但是剩下的两部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担当的。

  所以培德不是挑的学生,我们挑的是家长,挑的是志同道合,有足够自我成长的勇气和决心的家长。我也希望在腾讯教育,以及以腾讯教育为代表的所有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家们,去共同担起教育的责任。因为还有1/3的工作既不能在家里完成也不能在学校完成,我们需要更多好的美术馆、好的博物馆,需要更多孩子可以亲近的自然空间,可以爬点野山,需要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不让孩子在温室里长大,在象牙塔里长大,这些不是我一个校长和翟校长两个校长能做的事情,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们需要一整个村庄人的努力,才可以教好一个孩子。

  谢谢大家!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