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12月23日,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7位嘉宾围绕“激发教育活力”,发表了精彩纷呈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参加了论坛,并与嘉宾交流,观看网上直播的朋友超过一百万人。  今天推出的是北大附中原校长、明悦学校顾问校长康健的演讲《明悦:中.........
    2017-12-27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导读:12月23日,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7位嘉宾围绕“激发教育活力”,发表了精彩纷呈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参加了论坛,并与嘉宾交流,观看网上直播的朋友超过一百万人。我们将逐日推送嘉宾的演讲全文。今天推出的是一土学校创办人李一诺.........
    2017-12-27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马太效应”说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该书第二十五章有云:“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据此引申出“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经济领域产生着深刻影响,学校教育也不例外。“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教.........
    2017-12-29 来源:不详
  •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学家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
    2017-12-21 来源:《一生的学习》
  • 自古以来,表达,是传布思想、抒写情感、发号施令、推进执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利器”。在如今网络互联、信息壅塞、传输极速的时代,表达力更是校长领导魅力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优秀校长特别是教育家型校长而言,表达实际是一种创造,是其思想的翅膀,灵动、成熟的表达,与灵动的“思维”、坚守的“创造”,以及言说者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密切相关,根.........
    2017-12-19 来源:人民教育
  • 我想讲一个古老的话题:扣好人生第一颗钮扣。其实,这第一颗钮扣——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一直讲三个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都很重要。现在令人遗憾的问题是,家长们花大力气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本不是家庭教育的内容,而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而家庭真正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的任务,却没有得到正视和研究。......
    2017-12-15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 近年来,国外教育政策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许多变化。经济增长乏力,使各国投资教育的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但也促使各国诉诸教育发展,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强绩效与评估等手段提升教育投资的效益。新技术革命不断加速,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力度。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加剧了国家间的.........
    2017-12-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今天,教师会发现,自己面对着“不一样”的学生——在移动互联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似乎有些“宅”,听讲不专心、不善于交往,等等。教育怎样面对这些“新人类”?教育从来都是在情境中完成的,班级是儿童生活、成长与受教育的重要情境与时空,在这一时空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关心师生的情感与生命,通过诸种教育载体,经历互育,完成认知、情感与.........
    2017-12-14 来源:中国教育 报
  •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世界多数国家通过立法确定义务教育的年限和实施方式,通常视义务教育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共有200个国家实施不同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制度。一个国家要进行义务教育立法,就必须在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也称无歧视性或普及性)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2017-12-13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Kai Markus Talvio,戈登国际培训父母效能训练、青少年效能训练、教师效能训练课程讲师培训督导我在赫尔辛基社会保障办公室的时候,工作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帮助家长们解决孩子的一些问题。对于家长来说,给像吸毒、心理不健康这样的孩子寻找一个正确的方法非常困难,而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有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预防性质的工作,目的是做一些帮.........
    2017-12-13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