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李希贵 已有0人评论 2018/3/4 9:32:17 加入收藏
发展素质教育有四个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四个能力里,过去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样需要重视。
为什么要重视认知能力?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替速度超出我们想象,仅仅掌握知识而不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掌握的,已经不行了。也许你在学校里学到了许多,但还没走到社会,这些知识就已经被淘汰了。第二个原因是人工智能的出现,让知识甚至包括技能,都有会被机器代替的可能。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在学校里就不仅仅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而是要培养一种认知的能力,包括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养成了,就可以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应对飞速变化的时代。
职业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就是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只有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才能找到“我”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广泛地接触社会,找到个人和社会的关联。第二个方面,我们把学校变成一个更加社会化的组织,开设各种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学校这个“未来社会”里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增强职业能力。我想这两个能力就有可能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下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需要特别探讨的方向。
从学校层面来说,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它的主体来实现,也就是学生这个主体的内动力。所以在一个学校里面,最重要的是怎么去涵养一个生态系统,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成长。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边,有三个要素。一个是更加多元的治理主体。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也不是一套行政命令,它需要从各个领域形成治理学校的一个组织结构。第二个要素是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通道路径。第三个要素就是面对学生的挑战,不断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师队伍。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边,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成长。(本文整理自李希贵在中国教育报刊社2018年“两会E政录”上的发言,部分有删减)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