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联盟 >> 全国学校德育联盟 >> 浏览文章

成浩:德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中国创新教育网 作者: 成浩 已有0人评论  2024/12/21 10:49:17  加入收藏

做教育理应固本铸魂,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五育并举,五育并举是教育要做到的基本规范。德育是五育之首,“首”意味着德育地位的重要,在五育中具有统领的作用。道理是这样,然而现实却是德育在学校虚无乏力,很难落地。 

何以会这样?原因可能很多,归根结底是因为德育遭遇了逆生态。

 一、德育落地难的病理分析 

先看一下学校多年来的德育现状。   

1.“空管德育”。学校一般有德育主任,还有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但没有多少学校有德育落地的可行性方案,没有多少学校有让德育落地的系统举措,没有多少学校有让德育产生真正的育人实效。

2.“纸面德育”。学校德育写在计划里,落在总结里,缺在行动里。 

3.“墙面德育”。学校墙面的显眼处一般都会有含“德”字的办学理念,标语口号。这些仅仅是装点门面而已。

 4.“活动德育”。学校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偶尔做点活动,热闹一阵,就算做了德育。 

5.“板面德育”。每逢检查督导,来人参观,学校一般都用板面展示德育。人去板走,德育不留。 

6.“分割德育”。教书育人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学校一般会把一个整体分成两块,由两个副校长分管:一位负责业务管教书,一位负责德育管育人,卖鱼的不管卖虾的事。

 7.“失衡德育”。育人的整体性需要有部门来统整。从学校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业务、德育、科研、督导等等都是各行其是。管理踢球扯皮,机制失衡,导致学校教育的存在只是教书、做题、考试、升学,至于德育、他育,似有非有,皆无所谓。 

8.“督空德育”。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中没有或极少有“德育“的字眼,有的在细则中的德育权重也是微乎其微。明知德育重要,但更知道德育在学校虚无不落地的现实,因为没有抓手,没法量化,没法评估,也就不去督导。 

9.“迎合德育”。社会家庭关注学生考试升学胜于一切,学校政绩有德无德无关紧要。学校教育迎合世俗,随波逐流,失去了育人之本。 

以上诸多现象的存在,所反映的正是教育生态出了问题。生态有本义和喻义两层含义,本义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是生物体与其环境因素之间的存在关系;喻义指向的是和谐与美好。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其本质在于通过相应的教育环境因素来对人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施以影响。如果教育内在诸因素之间、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协调平衡,这是良性的、和谐的教育生态;反之,则是陷入恶性循环的逆生态教育。逆生态下的教育,方向迷茫,路径走偏,瞎忙乱撞,疲惫不堪,恶果累累。开始时人们会有不适、不解、甚至会对抗,试图改变,但因其处在错综复杂的逆生态系统中,改革只能是皮毛,触及不到要害,作用有限。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习以为常,麻木不仁。 

教育生态如此,德育难有作为。 

出路何在? 找到病根,就有疗治的办法。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来从逆生态语文中走出来的随笔化写作。 

二、随笔写作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 

把教育与逆生态建立联系,是我从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开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先生的一个梦想是,学生大学毕业能写出一篇文理通顺的信。后经一代代语文人努力探索改革,作文教学仍是徒劳无功,以致清华大学在2018年开始给大一学生加上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来弥补中小学没有解决的作文短板。作文老大难成了世纪性难题。当一条河的一条鱼死了,是鱼有病;一条河的鱼都死了,那是河水有病。语文的“河水“是课程,语文课程让“工具”和“人文”的功能属性遮蔽了言语的生命本质,陷入了指导在先,范文引路,模仿训练的“技能圈子”。写作本应是内发的、发散的、个性的多姿多彩的人的生命状态的呈现,变成了外加的、限制的、雷同的、单调乏味的模板式作业任务。这是语文遭遇逆生态的结果。身处其中,习惯于这样的存在,课程病了,方向偏了,路径错了,语文在远离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越走越远。但当我们调整了方向,把写作重心放在日记随笔上,并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研究使之形成随笔化写作体系的时候,学生当堂的随笔作品能让人听到生命之树的拔节,看到思想之花的绽放。历经二十多年,随笔化写作改变了“生存作文”的走向,走上了“生命写作”的科学之路,写作回归了原生态。 

 随笔化写作实践让我们对叶圣陶先生关于让日记代替作文的假设进行了验证,也对黎锦熙先生关于“日札优于作文”的教学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提供了佐证。不仅如此,在经历各种活动实践体验之后的随手下笔,学生的作品真切畅快,生机勃发,言语人格得到重塑,作文与做人真正统一在一起。 

哲学家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写作理论家说,我写故我存。一位语文教师说,随笔是肉眼看得到的重要的育人成果。依上所说,如果将随笔与班级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结合,会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育人效果呢?能不能对德育落地起到促进作用呢? 实践给出了答案。

 三、随笔与育人活动结合可以促进德育落地 

2020年7月,我应山东省临朐县九山初中之邀到学校做调研。当地学生与各地学情类似,普遍存在缺少学习动力,发展不全面不和谐的问题。我知道多年前九山初中的语文教师进行过随笔化写作,于是我提议把随笔与班会育人活动结合,进行主题班会感悟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学校没有犹豫,暑期后新学期开学就把主题班会感悟课开进了课堂。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他们研发出国内首套以“追梦”为主题的初中班会感悟育人课程。班会课程的实施使师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积极主动,阳光向上,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对其他学校产生了积极影响。2023年9月,临朐第二实验小学将班会育人用在小学德育课堂,也给课堂带来可喜的系列变化。 

此间有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九山是初中,二小是小学,学段不同,效果却一致,而且具体参与负责这个项目落地的校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建干部。学校的变化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山东省临朐县教体局直接将班会育人课定位为思政主题班会课和德育主题班会感悟课,先后在两个学校召开现场研讨会和区域推进德育地方课程建设工作会议,参加班会育人项目的学校也发展到十几个。临朐德育在学校落地的经验很快传播到国内十多个省市区。 实践证明,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是促进学校德育落地的有效途径。

 四、班会育人促进德育落地的动因分析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班会课的改变,触动了一个困扰教育界多年的德育落地难题,个中原因值得研究。 

其一,班级是学校最小的育人单位。每个班级的育人工作做好了,学校的教育就做好了。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施加教育的主阵地。如果班会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实现课程化,可以解决以往班会课随意无序、应急杂务等问题,提高班会育人的实效性。 

从学生在校时间看,周周都有班会,一年大约32节,从小学至高中12年,累计会有380多节班会课。班会育人课程一课聚焦一个主题,主题源自学情、校情、民情、国情,主题指向或品德修养,或理想信念,或家国情怀,或身心健康,或潜能激发,或习惯养成,或意志品质,等等,一课一个教育点,点点相连,如同给学生学习成长旅途中设置了一个个加油站,科学系统的班会育人课程体系必然会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持久的动力。 

其二,班会育人,让学校的各种育人因素走向了“合一” 

学校的全环境育人可以分解为多个维度,如班会育人,随笔育人,学科育人,团队德育活动育人,劳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家校协同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科研机制育人,等。如果这些育人领域各行其事,彼此封闭,那就大大降低了育人效益。系统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系统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就使得诸多育人资源因素系统化。以上多维育人的主题内容都与班会课密切想连,并且通过“活动体验+随笔感悟”的通用手段,使之在班会课上发酵生效。这就如同勤劳的蜜蜂,采得八方花,酿得一室蜜。这多维育人园地就是花卉之源,班会课堂就是酿蜜之室。 

其三,班会育人一课多得 

第一,主题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让班会课产生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充分体现了班会课设置的价值。 

第二,体验感悟式班会课的实施,让学生的写作表达真切畅快,解决了多年来的作文老大难问题,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

 第三,由不同学科教师任职的班主任,将班会育人方式及形成的课程育人文化自觉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科的德育功能。 第四,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让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学会了育人,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发展。 第五,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促进了学校管理机制的协调运行。 

五、携手育人,众行致远 

班会育人课程的建构与实践可以促进德育落地,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如果只是个别人、个别学校、个别地方的行为,行动会步履维艰,有效果但影响作用极其有限。 

和谐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当教育内部要素之间、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平衡时,教育才是和谐的,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根治重智轻德的陋习积弊,就要让逆生态下的教育回归原生态,德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今,经过几年的探索,实施班会育人的学校内部各育人因素在趋于和谐,接下来要扩大育人效益,就要在改变学校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就是要抓住关键,改革机制,优化环境,共建平台,资源共享,多方互动,协同发力,营造氛围,形成气候,才能让班会育人走向更多的学校,让德育在校校落地,班班生根,让更多的学子受益终生。  

德育落地,要的不是一时的激情澎湃,而是着眼长远的久久为功;不是一枝独秀竞芬芳,而是满园春色各争鸣。独行未必快,众行方致远。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