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程同森 已有0人评论 2018/10/30 16:13:13 加入收藏
论坛现场
(3)在结构上采用分类集中的模块化处理。
教材按照学生学习的五个内核发展期,组织为六个单元,成为学生自动自发进入化学学习的六级火箭:
○1第一单元:“大体验、大感受”,以“操作兴趣”为主的实验动作技能和基本概念发展期;
○2第二单元:潜心探究,以“发现兴趣”为主的探究能力发展期;
○3第三、五单元:追寻现象背后原因的以“认识兴趣”为主的理论发展期;
○4第四单元:用化学用语表达的以“表现兴趣”为主的化学思维方式发展期;
○5第六单元:定量计算的以“实现兴趣”为主的应用发展期。
同时,各单元的内容又自成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生长体系。
(4)按照化学的发展历史组织教学内容,重演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化学知识的生长史就是人类的化学认识史,既然个体学习(认识)是人类认识的重演,化学知识的生长史也就是学生个体认识发展史,正像一棵参天大树,从萌芽到枝叶的逐步展开,其本身就是结构化的,是天然生成的,只要我们理清化学知识发展的历史脉络,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就会毫不费力的自然生长起来。
例如,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我们都要追溯概念的起源,当时人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我们认为每一个新概念都是一个新思想的产生。追溯到这个新思想的源头,就找到了用观念统领知识学习的钥匙。这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
找寻“源头”,追求“原创”,《快乐化学》让课堂充满历史感和原创性。
(5)用不断发展的问题作为串联教材内容的线索。
每一节留下的问题引出下一节的教学内容,每一单元留下的问题引出下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用问题滚雪球的方法使整本教材形成一个问题链条,全书带有“?”的句子348条,引出动手的实验81个以及数不尽的思考。
每节教材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充分彰显了化学学习的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由此逐步发展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我们力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对学生发生这样的影响:那儿有个秘密,那儿有个关于化学的困惑,能够产生这种想法而不是这个实验要说明一种知识,对他更为重要。
没有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为苦役,让学生变为奴隶,化学非但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养料反而成为对学生的压迫力量。
(6)教材通过类比和比喻让化学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
凡是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都要求学生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类比,比如,布置诸如“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如同 汉字可以分成不同的笔画而笔画不可再分”这样的作业。同时强调“理解行为化”“思维可视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的学习策略。比如通过画图、模型、举例、解说、表演、操作等手段表达自己的理解。举例第五单元第26节的设计。
如果我们要让学生进入化学这个符号世界,并用这种符号滋养他们的心灵,必须与他们的具体、形象、个别、生动的经验世界为中介。
(7)教材采用教案式设计,具有强的可操作性。
这种教案式设计从教材栏目设置就可以看得出来。
(8)采用AR技术,文本影像相互映照,课外连接海量资源,教材内容立体化。
教材中的实验都可以用手机、平板观看。同时,教材还链接了该研究的大量资源,像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ppt、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也包括学生的感悟、优秀作业等。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