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实现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滕珺 已有0人评论  2019/12/6 11:11:02  加入收藏

2019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这是中国政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主动兑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for Education,以下简称SDG4)的重要举措,对于国际社会早日实现2030教育目标在方法论和内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一、坚定的政治意愿和强有力的政府领导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携手130名政府部长、高层政府官员、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和非政府组织的领袖、学术界成员以及私人部门代表在韩国仁川发布了《仁川宣言》(The Incheon Declaration)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明确指出2030年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为未来15年的全球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11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38 次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采纳《教育2030行动框架》,并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正式纳入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中,成为其中的第4项,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称的SDG4。为达成 SDG4,《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都反复强调政府积极作为的重要性。正如《教育2030行动框架》第78条所言:“教育2030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各个国家,政府是所有人享有基本教育权利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在提供公共教育财政保障,确保高效、公平、有效的管理体系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政府应根据本国的经验和优先事项,坚持对教育的政治领导,坚持为实现教育2030目标提供过程指导,同时对其他关键合作者开放,为他们参与国家教育改革提供透明、包容的环境。”[1]事实上,在2015年之前,UNESCO每年发布的《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中都会反复强调各国政府“政治意愿”(political will)对于全民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价值。如2008年UNESCO发布的《2015年全民教育:我们能达成目标吗?》中,时任UNESCO总干事的松浦晃一郎先生在序言中就强调:“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今后的工作需要坚定不移的政治意志,始终确保从早期幼儿教育开始的各级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调动政府、民间社团和私营部门缔结创造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动态协调,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2]《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对各国政府政治决心的重视,实际上是延续了“全民教育”25 年的历史经验。

中国政府向来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普遍重视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1977 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首要工作就是恢复高考制度,这随后也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4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3],“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4]。1983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 的教育思想,为中国未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985 年,中国颁布了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也再次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领导人对优先发展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认为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且对整个国家现代化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5]。“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党的十七大后,教育被列入了国家民生工程建设的首要事项。“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在党和国家的政治议程中已形成高度共识,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延续了这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将教育进一步提升至关乎民族复兴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2018 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8]

此次中国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多年来中国政府对教育的认识和深刻理解汇集其中。同时面对全球格局的巨大变革,中国政府更加迫切地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还特别强调“坚持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将教育发展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紧密结合,把教育投入作为重点投入,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规划、优先发展教育。”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传承本国的传统,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创造性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双优先模式’,即‘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模式。这两个‘优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双轮驱动。”[9]这种“双优先模式”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 2030目标树立了“政治意愿”和“政府领导”的中国榜样。

二、优质公平的国民教育体系

《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确定的2030年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它吸取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和发展观,其基础是人权和尊严,社会正义,包容,保护,文化、语言和民族多样性,共担责任和义务…… 我们将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工作重心放在获得、公平和包容、质量和学习成果上”[10]。《仁川宣言》认为“包容”和“公平”是教育变革的基石,反对在获取、参与和学习成果方面一切形式的排斥和边缘化、不平衡和不平等现象。因此,《仁川宣言》特别强调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最弱势者,尤其是残疾人方面,同时也特别关注性别平等问题,确保不落一人。《仁川宣言》同样强调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它认为“优质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知识,使人获得识字与计算的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高水平的认知、人际和社交能力。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SD)和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简称GCED),优质教育还培养让公民过上健康圆满的生活,作出明智决策,应对当地和全球挑战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11]这样的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因此,提供灵活贯通的学习途径是确保终身学习的重要制度环境。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育 2030行动框架》又明确提出了10大具体指标,其中包括7个教育内容目标和3个支持内容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目标。而这7项教育内容目标中既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包括性别平等、群体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等各个问题领域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几乎涵纳了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全部。

中国作为九个人口大国之一,自 2000 年《达喀尔行动纲领》颁布以来,在国际社会率先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成为“全民教育”的成功典范之一。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已从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转化为了如何 “上好学”的问题,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阶段中国教育中的公平和质量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问题的两面。此次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就明确提出“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国民财富将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持续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加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特别对当前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因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提出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八大基本理念①,这其中有对《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回应,也有基于中国自身文化和教育实践提出的创新性观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认同《仁川宣言》中公平、包容的价值观,如《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特别强调“面向人人”的基本发展理念, “坚持有教无类,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并特别针对残疾儿童少年提出“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助学政策体系,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自身发展、有质量的教育。”同样,《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特别强调终身学习的价值,要“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教育和线下学习相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努力为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优质的教育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