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顾明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顾明远 已有0人评论  2019/12/2 15:45:21  加入收藏

导读11月2日, “马克思主义与教育:东方与西方”中外学者高端论坛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进行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的主旨发言,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教育的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辩证分析和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矛盾和关系的方法,比如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在顾明远教授看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当下中国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它还直接指导着中国教育,比如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是梁启超,但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并且迅速传播的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以后,我国一批革命的先驱,李大钊、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苏俄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教育的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直接指导着中国的教育。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的时候总要谈到人以及人的培养。所以,他也谈到了教育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唯物辩证分析和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矛盾和关系的方法

关于马克思是方法论的问题我主要谈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了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之前,很多人也谈到教育的本质,但是没有科学的论述。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他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的存在决定着社会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这就为我们认识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教育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教育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存在而存在。

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教育的本质讨论了十年,有学者坚持教育是上层建筑,有学者提出教育是生产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种种讨论并未形成一个定论,但达成了一个共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抽象,到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因此,我们在讨论教育本质的时候,不能脱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来空谈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没错,但是传承什么文化呢?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总是要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并且为当时的社会生产服务。所以教育本质基本上还是上层建筑,因为它还是要反映生产方式。当然还有人的成长非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重视对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坚持教育的本体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教育从意识形态来讲是上层建筑,但是教育本身有它的规律,儿童发展也有内在的规律。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儿童成长的规律,只有个体发展了以后才能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但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往往也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也要受到它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总是要受到不同的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教育的本体性和功能性犹如硬币的两个面,是分不开的,是互相依存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唯物辩证分析和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矛盾和关系的方法,比如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矛盾,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矛盾统一,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决。

就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我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全国有几所学校,把本地区所有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在一块,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有一百多人,这个学校好不好呢?我不评论它好不好,但是有一点,从全局来讲它破坏了教育的生态。如果一个地区只有一所学校,把所有的好学生都集中在那儿,那其他学校还办不办?其他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还有没有积极性?这种布局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还有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现在我们总是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理解未来教育,这个对不对?有它对的一面,比如人工智能应用到学校里必然会引起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也是一个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要影响到上层建筑,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教育要变革。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用技术至上的这种观点来理解,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报告里讲的,教育还是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尊重和平、可持续发展。

教育还是要依靠老师的引导,老师还是教育的引路人,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虽然互联网可以实现时时处处学习,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但是学校还是不会消亡,因为学校毕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场所,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场所。教育必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如果没有老师、光有学生,那只是“自学”,不是“教育”。所以,我觉得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才能来解决这样的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有三个核心内容

刚才我们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教育的方法论,我们用方法论来分析我们教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教育的第二方面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直接指导着中国教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有三个核心内容,一是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问题;二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前两是说明了教育是什么,培养什么人,第三个讲的是培养人的途径。

首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怎么区别于动物。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是劳动,是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劳动,劳动改变了自己,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过程中要接触社会。所以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着,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当中。因此,人的本质除了创造性的劳动以外,还有它的社会性。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人的发展纳入到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中来考虑,开启了全新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道路和视角,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发展本质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古代近代都有人提出来,比如空想社会主义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跟社会的发展相联系起来,不能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马克思创造性地把人的发展和社会联系起来,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不是孤立地讲全面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科学地论述人的发展本质,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生产方式、环境和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生产的不断变革,改变了人的社会生活,也就改变了个人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得非常清楚,由于社会的分工,在手工业时代,人的发展是片面的发展,体脑分离早就有了,手工业时代不仅是体脑的分离,甚至人的机体都分离了,用右手就用右手,用脚就用脚,完全是片面发展。

马克思提出的全面发展跟以前提出的不同,是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提出的全面发展。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而科学技术的生产需要有知识的工人,所以,这就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需要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因此在工业革命以后,就开始提出普及教育了。

教育的发展不像现在似的从小学到初中到中学到大学,从历史上来讲,教育的发展是倒过来的,是先有大学,再有中学,最后到工业革命以后才有小学,才普及小学。马克思关于大工业生产有三句话讲得非常清楚。第一句话,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以往的生产方式都是保守的。第二句话,大工业的本性造成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第三句话,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是要用全部发展的人代替局部发展的人。这三句话就说明了个人全面发展的逻辑过程。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就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我当时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的时候,对终身教育一无了解,我不知道它是对还是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是其他西方教育思想。文革以后我们看到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报告,就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到随着五六十年代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学习化社会,所以要终身学习。这个报告一直到1979年才由上海外文出版社出版,而且我们对“终身教育”也不理解,我们的文件里一直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才提到“终身教育”这个概念,我们落后了差不多30年。

当时我们为什么不理解?马克思《资本论》我们都读过,我解放初期就读了,后来也读了,但是为什么不能理解?就是因为当时我们还处在一个小生产的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还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农村还是一头牛,一张犁,几千年没变化。所以,马克思讲的以往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保守的。我们过去每一个人都是固定在一个生产岗位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到了90年代就不同了,90年代我们的工业转型了,在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再重温马克思的《资本论》时,对那三句话就非常清楚了。所以终身教育体现了马克思的思想。现在终身教育已经比较普遍为大家所认可了。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人,首先要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当时的思想。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工业生产的变革带来了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怎么适应这种生产的变革对人的要求呢?马克思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当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的是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大工业生产不仅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他提的是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我们提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有什么不同?

在工业革命初期,当时工人没有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还用了很多童工。所以工人要学习,马克思讲要把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我们今天教育普及了,普及后我们不能忘记了劳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所以今天的教育不能忘记劳动,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和生产结合起来。

马克思当时讲大工业生产创造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人们可以从工艺学里了解到生产的全部过程,使得人们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成为可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以大工业化生产为基础,同样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和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也奠定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1934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教育方针时就指出教育必须要与生产劳动结合,我们的历次教育方针也都强调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到加强劳动教育,过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经常讲,但是加强劳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方针更加全面了,更加完整了。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工业革命的初期,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虽然马克思预见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发展生死攸关的条件,但是还没有、也不可能预计到科学技术像今天这样如此迅猛的发展。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工业革命初期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所有人都要学习,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推动社会的生产。

新的科技革命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创造了条件。现在时代变化了,但是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个观点并没有过时。新时代要求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终身学习、促进体脑结合,在学习当中不断地创新。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