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陶西平:未来不再遥远——浅谈未来教育的模式

来源:未来教育家 作者: 陶西平 已有0人评论  2018/9/2 11:32:33  加入收藏

二、未来学校的模式

我认为,未来学校的模式是多样化的,是在革新与坚守之间的。十九大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学校是在现实学校的基础之上通过教育革命逐步形成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格式。所以,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但我国的未来学校会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研究未来学校,可能更多的是研究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未来学校基本的共同特点。

(一)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时代呼唤着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因为价值观决定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反过来决定价值观的要点,所以,教育价值观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价值取向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过许多关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有三个报告影响比较大。

第一个报告是在1972年发表的,通常把它叫做《富尔报告》,报告题目叫做《学会生存》,经济主义、科学主义是报告的主题,即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因此,当时的教育价值观是经济主义。

第二个报告是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个报告提出了 “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世纪使经济得以振兴,充满了对新世纪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乐观的心态。

第三个报告是2015年发表的报告,叫做《反思教育》,反思教育的基础是当前存在的矛盾以及未来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必须协调发展。因此,反思教育提出的是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不能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要为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服务。

所以,这三个报告体现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从最初的科学意识利己主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到上世纪末的乐观理想主义,再到现在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价值观主要的特点是挑战主流发展言论,即“教育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这无疑是重要的,教育确实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以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观念。因为人类的生存不单纯是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以后,贫富分化更严重,环境也遭到破坏,人类同样没办法持续生存。因此,这个报告提出,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来要增强教育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让人们能够过上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所以,人文主义价值观突出了两点:一是强调人格尊严,二是强调能力培养。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反思教育》研究报告提出的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指出应当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核心是增强人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对于教育而言,主要矛盾自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当前教育有问题,大概也是这两个问题——不平衡和不充分。我认为要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解决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解决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就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通过这个来解决教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矛盾。因而,未来学校的目标应该是会更明确。

(二)立德树人更加落实

第二个应该是未来学校立德树人更加落实。立德树人的落实,实际上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我觉得最主要的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主导性,一个是针对性,一个是亲和力。

所谓主导性,指必须非常明确“立”什么“德”。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段话把主导性讲得非常明确,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主导性涉及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因此,主导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增强文化自信以主导德育。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开展,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挑战。中国教育学会的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曾经对幼儿教育理念做了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把西方很有当时性的观点——个性发展,和东方比较核心的观点——为社会服务,融入到学前教育作了一个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日本和韩国的幼儿教育理念80%以上是民族传统理念,而我国的幼儿教育理念90%以上是西方理念,只强调个性发展。这表明,外来文化确实带来了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我们跟西方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西方一些国家,认为他们的文化是最好的,要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手段来推广他们的文化;而我们主张文化多元化,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我们经常引以自豪,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或者有3000年的有文字的文明史,但是一个民族不管有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是还剩下多少、了解多少。所以,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一代代青年都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并融入感情形成习惯,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立德的“德”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未来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应该把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除了主导性应该明确之外,还应该增强针对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针对问题,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学生信息来源多渠道,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部分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有些影响个人发展,有些甚至影响社会安定,迫切需要我们强化问题意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们不要无的放矢,应该了解现在时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是针对需求,由于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的涌现,一方面学生希望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也产生需求困惑,所以要针对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第三个是针对对象,由于学生的学段、地区、家庭等的不同,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应该面对不同对象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防止教育的盲目性,因为没有对问题、需求和对象的了解就会产生教育的盲目性;还能防止形式主义,因为没有对问题、需求和对象的了解就会产生形式主义。现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国的德育工作占用的时间更多,德育工作的队伍学校也没有这么大,但是我国的德育实效并不一定很高,这跟没有把德育当成教育目标,而当成教育工作有关系。

除此,还有教育的亲和力。亲和力是学生对教师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亲近感、和谐感、趋同感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只有教师跟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提升亲和力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人性的温度,以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人文性和生动性,打动人、吸引人,要真正面对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着力回答问题,从而产生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

(2)在教育方法上,既要遵循科学原则,又应该重视精神交流跟心灵的融合,让学生便于掌握、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既要重视传统载体的运用,又要注重利用新兴的媒体,搭建起开放性的、时代性的、互动性的平台。

(3)在教育过程上,既要重视认知,又要重视体验,如志愿者活动、研学旅行等,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并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