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张志勇:指导高中学生科学选课的四个要素

来源:张志勇思想会客厅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8/7/2 1:48:20  加入收藏

伴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传统高中教育以行政班为基本组织实施形式、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教学形态正在逐步被打破。高中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共同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基于自主选课的选择性学习成为必然,高中学校除了行政班教学组织形式之外,基于选择性学习的“选课走班”教学,正在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新常态。在这里,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选课,是高中学生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的关键。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承上”,即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高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启下”,即普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与走向,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2017年,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这就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而且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办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养,对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西方国家,像美国,直接把高中教育放在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普通高中教育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完成普通高中的培养任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划了每个高中生在这个阶段必须完成的课程,包括共同学习和选择性学习两个部分。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1)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的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3)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在国家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一部分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设计的校本课程。

综上所述,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每个高中生高中三年修习的课程分为了共同修习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修习的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这就决定了高中生的学习除了共同必修的课程之外,必须完成基于高中生自主选择的选择性课程的学习。由此,普通高中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成为必然。

二、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了普通高中的选择性教育

谈到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挑战,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就是“选择性教育”。似乎因为高考综合改革,才有了普通高中的选择性教育。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其实,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和国际教育潮流而言,任何国家的普通高中教育非常重视选择性教育,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高中三中学习期间,每个高中生除了共同必修的课程外,都必须从事选择性学习。这是由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普通高中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遗憾的是,由于过去的高考招生制度,采取单一的总分录取模式,而高考成绩的构成中只有统一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考试成绩,而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科目,各地只规定了相关学科的少量选修模块进入考试范围,由此,导致了高中学生的学习只能在文科和理科学习中做出选择,致使我国高中教育的选择性教育占比大大降低,普通高中教育千校一面、同质化成为必然,而高中学生的差别化、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则被极其窄化了。

新高考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国家统一考试与学生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而学生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科范围打破了文理两类组合方式,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规定学生选择的选考科目必须修习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内容。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制度的实施,为落实普通高中的选择性教育提供了内在的有效机制。

其实,我国2004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课程结构讲,也规划了必修课程、选修1课程和选修2课程。按照课程方案实施的要求,也必须实施“选课走班”教学。2008年,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全面推行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制度,但由于强大的极端应试教育的冲击,加上高考制度本身与高中教育的“选课走班”教学制度不衔接、不匹配,这一轮改革坚持下来困难重重。正是接受了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这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相配套,在高考制度上,对高中学生的学业实行“必修必考、选修选考”制度,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是令人欣慰的!

不仅如此,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2018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高校分专业选科指导意见,即高等学校按照高中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相关专业需要具备的高中学业基础,确定高中生报考相关专业在高中期间必须学习相关课程。这就为高中生选课提供了直接的重要依据。

三、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影响普通高中学生选课的主要因素

山东省作为国家高考综合改革第二批扩大试点省份,从2017年级高一新生开始进入新高考改革周期,2017级高中学生经过一年的共同必修课程的学习,在秋季开学后的高二学年就要进入必修与选修教育并存的新阶段了,指导普通高中学生如何选课,成为全省高中学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很多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会学习和借鉴国家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上海、浙江的经验。“一省一市”高中学生选课的经验固然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也要提醒大家,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作为第二批扩大改革的试点省份,普通高中学生面临的高考综合改革的制度环境与第一批试点省份相比,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极大地影响高中学生的选课思维和选课理念。

我认为,作为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在理性选课方面,要科学把握一下四个要素。

(一)自我认知

自古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莫过于认识你自己了。对于高中生而言,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到底如何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学科是什么?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什么?自己的潜能在哪里?……这一连串的影响自己终生的人生选择题,要让我们的高中生做出选择,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省从2017级高一新生开始,在高中一年级开设了一门新课程,这就是《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包括自我认知、如何选课、大学专业认知、职业行业体验等,共计4个学分。同时,在所有高中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将自己的志趣与自己的从事的职业统一为一体。希望广大高中生朋友们,在选择自己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时,要充分地、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的发展潜能到底在哪里,要真正地服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

 如果说,自我认知在普通高中生的选课抉择中,是一个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选课依据的话,那么,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功利的决策依据了。说到底,高中生选课是为了选考,而选考是为了高考,高考是为了上一个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高校分专业选科方案,对高中生报考相应的专业必须选修的高中课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中生朋友想报考高校的相关专业,就必须选修相应的高中课程。所以,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在山东省招生的高校分专业选科方案,成为高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必须精通的必修课。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自己选科方案的宣传。我省组建了高校专业宣讲团,各高中学校可邀请宣讲团走进学校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另一方面,高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社团,让各个社团的学生分类研究不同高校、不同地区高校的选科方案。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共享其研究成果。

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的是:“选课”即意味着选专业。研究高校的分专业选科方案,表面看是研究高校各个专业对高中学生报考相关专业的高中课程学习的要求,实质是研究大学各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是否符合高中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而不仅仅是研究高中生选修相关课程能报考的学校与专业面有多宽?

因此,高中学校指导学生研究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必须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和大学报考专业选择结合起来。在这里,指导学生科学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倾向、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以及高中生自己喜欢的专业,比研究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更重要。

这里,我想提醒高中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的是,职业行业体验,是每位高中生认知自己的职业倾向、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专业的重要依据。没有真正的行业职业体验,高中生要确定自己喜欢的职业或专业,无异于瞎子摸象!

(三)优势学科

高中学生选课最根本的最现实的依据,往往是自己选什么课在未来的高考中能获得最大的效益,或者直白一点说,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能够得高分。这种功利性选择毋庸讳言。

对于每位高中生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作为自己的等级考科目,能够获得最大的高考利益?无疑,最现实的做法,就是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学科优势。或者说,选择自己学习的“优势学科”,即在高考群体中能够在总分排队中获得最大优势地位的学科。

问题是,高中学生确定选择的所谓“优势学科”,是不是真正能够体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最大学习潜能的学科?这是指导高中学生选课面临的又一挑战。

自己的学习兴趣到底指向哪些学科?自己未来两年学习的最大潜能在哪些学科?在选课时,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位高中生都能把自己的学科兴趣考虑进去。自己从内心里真正喜欢的学科,将爆发出最大的学习动能,将最终决定你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的认知,这应该成为高中生选课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不是只看当前自己各门学科的成绩排队而呈现出来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优势位置。

(四)报考专业的录取机会

在高中学生选课中,高中生和家长们考虑的最多的一个因素,往往是哪些学科难学,哪些学科容易学。不能不承认,理科特别是物理学科在整个高中课程中,学习难度相对是最大的,逃避理科、逃避物理,选择文科课程、选择地理、政治等,就成为很多高中学生和家长选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这种功利性选择,是高中学生在选课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陷阱。

我想,家长朋友和高中生朋友们应该发现,以我省为例,每年的高考本科录取线,文科都比理科高很多。2018年,山东省普通本科批分数线文科为505分、理科为435分,也就是说,文理比理科整整高出了70分。导致这一现象的背后,与各个高校按照不同专业投放的招生计划数量有关。简单地说,在目前高等学校投放的招生计划中,理科、工科、工程等专业招生计划多,而这些专业大都指定高中生必须修习物理等理科课程。

这就给高中学校指导高中学生选课提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修习,将来在高校招生中被录取的机会大。比方说,你认为自己选择一个容易学习的学科在将来的高考中自己考的分可能高,但是选修这门课程将来参加高考被录取机会却只有10%,而一位同学选择了学习难度相对大的物理学科,但他参加高考将来被录取机会却可能有60%。

因此,我们希望高中教师、家长和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课方案时,必须考虑学习相应课程将来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机会有多大这个重要因素。

在我看来,高中学生选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博弈,这就是:人生理想与专业选择、学习兴趣与优势学科、学科学习难易与专业录取机会的博弈,等等。矛盾和博奕就是挑战,就是每个高中生成长的最好的课程。

人生就是一门选择的学问!如果说,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那么,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的个性发展!让我们的高中教育在选择中获得新生,让我们的高中生在选择中茁壮成长!

(张志勇,山东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山东教育厅新闻发言人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