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张志勇:未来校长的五个评价标准

来源:校长派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3/17 20:55:30  加入收藏

  二、关于新高考改革

  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2017年山东省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现在有一种说法,高考改革从根本上要看高考命题的改革,对于这个问题您有哪些看法?

  张志勇:高考命题改革是高考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关键的还是高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方式的改革。

   高考改革的实质其实是两个问题,给予双向的自主权。

   第一个核心是给予高中办学自主权,也就是给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课程选择,首先高中教育要变,这是高考改革的第一个要义。

  第二个是高校录取方式要变、招生方式要变、录取标准要变,也就是给高校招生自主权。

   这才是高考改革最核心的问题。

   山东对高考改革已经准备了5年,我们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课程、教育制度、课程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这几年都在做。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2008年也在全省开始做。

  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这是由山东省教育厅发起的综合素质评价?

  张志勇:对!当然我们也在新的综合素质评定架构下,今年和清华附中合作,重新做了调整,正在统一做试点。到秋季入学之后,全省就会统一启动新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平台。

  三、关于给总理的两个教育建议

  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您在“两会”上向李克强总理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在山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另一个是加快制定财政性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办法。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两点来提建议,这背后有哪些故事?

  张志勇: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中国人文化标识、身份标识的核心。

   什么是中国人的标志?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经典来滋养、培养每一个中国人,让中国人走到世界上,别人能够通过被文化和道德外化的行为了解他是一个中国人。

   所以今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建设世界强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我们强调山东要走在前列,山东现在有国内第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目前已经经过了第一轮的专家评审,正在进行修改、修订,专家通过之后,今年秋季就会同时进入三个学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在课程教材、传统文化学科的建设、传统文化教师专业的设置、培养、培训、国内外交流上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同时山东还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儒家文化曲阜,还有五岳之首泰山,我们希望把这里作为传统文化体验的基地。

  这是提这个建议的目的。

  第二个方面,在2012年,习近平主席到山东团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个发言。我说没有钱办不了好的教育,不改革教育体制同样办不了好的教育。当时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肯定。2012年中宣部的“理论面对面”,把这两句话作为了人民之声。这是在说,现在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要继续加大。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专家们认为,全社会教育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6%,才能够支撑中国的现代化。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是4.26%,社会投入是0.98%,相加只有5.24%,还缺少很多。现在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加大教育投入,来支撑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蛋糕要做大,每一分钱的教育效益要提高,如何提高?这就需要全社会的监督。整个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是一个要求,它也是最大的民生支出,老百姓最关心这个钱怎么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花得效益怎么样。

  所以一定要在阳光下,让大家知道教育往哪里投入了、为什么要投入、投得是否合理、效益如何。所以建议希望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加快制定财政性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办法。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