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长派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3/17 20:55:30 加入收藏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全国“两会”期间,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山东代表团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会上,向李克强总理汇报工作时再次提及了这一点。
3月14日,在“两会”驻地中国职工之家,张志勇副厅长接受了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的独家专访。
采访中,他不仅谈到了教育家型校长、未来校长的评价标准,而且对今年开始在山东实行的新高考改革“要义”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外,张志勇副厅长还进一步解读了向总理提出的两点建议“背后的故事”。
以下为视频及文字实录:
一、未来校长的五个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此前在向总理汇报工作时,您提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且从2014年起,山东省就开始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到2016年已经覆盖了全省17个市。那么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您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未来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应该从哪些维度来评价一个好校长?
张志勇:1.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有教育情怀
什么叫教育情怀?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多学校在抢生源,我认为抢生源的校长教育情怀就差了一点。为什么要抢生源?他考虑的是升学和功利。作为校长,每个学生都应该是你的上帝,不管哪个孩子来到你面前,都应该让他健康成长。
当有些校长把所有工作都瞄准考试和升学的时候,这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功利和政绩呢?
所以第一点,好的校长要有强烈的教育情怀。他要超越世俗和功利,要定位好教育价值观。这很难,我们很多校长离这样的标准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呼唤这样的校长,希望这样的校长越来越多。
2.我希望校长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希望教育不要有三六九等。现在在学校里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班,其实差别化供给是需要的,但是不能为了升学像组织突击队一样来做这些事情。把孩子分为冲击重点高校的和其他类型的,这是很大的问题。
校长要真正热爱、尊重、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来到你面前的所有学生都是你服务的对象,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可能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学校可以提供差别化的教育资源,帮助他发展。
3.好的校长必须是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
我们现在很多校长出发点很好,说要让更多的孩子考入重点大学,考入重点高中。这个想法没有错,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靠加班加点、违背教育规律来追求教育成绩。
我们中国人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我们把教育搞得那么苦、那么紧张,这本身是违背教育规律和科学的。
所以一个好校长要有底线,就是必须要敬畏教育科学,尊重教育规律。当我们加班加点、无以复加的时候,规律和效率就没有了。
我们很多家长,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倒在路上了吗?他已经厌学了,已经不喜欢学习、讨厌老师、讨厌学校了,那么这个孩子还能走多远?他已经走不远了。所以校长必须尊重教育科学、教育规律。
4.我们的校长必须要尊重道德和法制的底线
这个要求已经很低了,但是我们有多少校长不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尊重国家教育方针,知不知道这是违宪的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宪法要求的,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是法律要求的。而我们现在学校却可以随意不开课,随意把体育课减少,美育课减少,校长有这个权利吗?没有这个权利。
如果我们能把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都开好,教育不会是今天这样。我们现在大量增加考试科目课程,导致整个教育的结构受到破坏、学生身心发展的结构受到破坏。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厌学率这么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心里焦虑?就是我们的教育太单一,把德、智、体、美的课程结构破坏了,这是非常糟糕的局面,所以我们的校长要有法制的底线。
道德的底线是什么?搞两张课程表,虚假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包括在学校里面做了很多和实际情况不符的东西,这对孩子有非常糟糕的影响。所以守住法制和道德的底线,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大声呼喊的。
5.一个好学校的校长,必须还有很好的现代学校治理架构
也就是说学校是要有创造活力的。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是受到尊重的,我们在这样的学校里才能有很好的教育活力,才能给每个人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工作提供好的环境。所以这一点还是要强调。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