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3/14 21:11:26 加入收藏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许多观点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比如高考改革、教师工资等。
但您可能不知道,作为一个副厅长,张志勇对家庭教育也颇有一番见解,而且他也曾专门撰文谈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孙晓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孙云晓坐客《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主编杨咏梅主持的谁来帮助“熊家长”专题访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志勇讲述父母的四句话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一生的,以及他在生活中和儿子发生的那些小故事吧!
一、张志勇谈自己受到的家教:时时践行母亲那些朴素的做人道理
张志勇曾说:“对母亲最好的纪念,就是莫忘母亲的德行,时时不忘践行当年母亲抓住耳朵,告诉我的那些朴素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1.人穷志不短——最持久的精神动力
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劳作,一年到头很忙碌却依旧食不果腹。因此张志勇小时候最深的儿时记忆,便是“穷”。
“那时候,村里平时吃的喝的,基本上纯纯的‘地瓜宴’,那时的地瓜,不像现在地瓜,又干又面,吃的时间长了,人的胃都会发烧,吐酸水。有一年春节,眼看要过年了,可家里还没有钱买几斤白面包吃饺子。没有办法,老父亲不得不硬着头皮,到大队会计家借了20斤麦子。”张志勇回忆道。
虽然俗话都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是张志勇的母亲依旧教育他:“人穷志不能短,要活出个人样来。”父亲给家里的孩子们取名为“志勇刚强”,无不透露着老人最朴素的心愿:要让孩子们做有志气的人。
“人穷志不短,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激励我人生奋斗的最持久的精神动力。”
2.不能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最朴实的做人准则
在村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热爱劳动的人是最被大家看不起的。每当遇到这种人,村子里的人都会去指指点点,当做不学好的典范。要是被人这样戳了脊梁骨,这人在村里也就抬不起头了。
“我的母亲,常常对我们弟兄几个讲,做人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张志勇的母亲关注的品德教育其实很简单,但这却也是最朴实的做人准则。
3.干活不能耍奸磨滑——最宝贵的工作法宝
在村里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时,有干活实在的人,同时也有耍奸磨滑的人。张志勇的母亲在平时劳动中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耍奸磨滑的人。她说:“这种人看似很精,但谁傻啊,糊弄人家一时,还能糊弄人家一辈子啊,长了谁看不出来,时间长了,人家谁还愿意与这些人搭伙呢!”
“我的母亲,无论做人做事,还是下地劳动,都十分要强。那时候,无论参加集体劳动,还是种自己的地,她从来不惜体力,是出了名的干活实在人。”张志勇这样评价他的母亲。
“干活不能耍奸磨滑,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可宝贵的工作法宝。”
4.相互帮衬不忘感恩——最可贵的人性启蒙
“谁谁在咱家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咱,你们长大了,千万不要忘了人家。”每到年节过年的时候,张志勇的母亲总会给家里人数唠。
“从我记事开始,我跟着母亲学干活,拾柴火,成了我小时候劳动的主要内容。每到夏天,赶上一连半个月的连阴天、下雨天的时候,就会没有干柴火烧。相互借柴火烧,是邻里间的常事。每到这时,我母亲就会念叨,谁谁人家帮助过咱,你去看看人家还有没有柴火,要是没有了,你赶快送些去。”张志勇回忆说。
“互相帮助,不忘感恩,这是母亲从小留给我的最可宝贵的人性的启蒙。”
看吧,让张志勇记忆最深刻的家庭教育,恰恰是父母在平淡生活中告诉他的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近年来张志勇也谈到不少家庭教育观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给为人父母的朋友说了不少忠告。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