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伯恩斯坦视角下的芬兰科学课程与教育形态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扬 已有0人评论  2019/6/3 8:53:40  加入收藏

导读目前,从世界各地开展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如何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中的理论思考,是影响整个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芬兰开始全面推行突出能力发展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标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再一次引起了世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芬兰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多围绕于某一学科课程标准的解析,或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较少着眼于芬兰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教育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特别是其“分类”和“架构”的概念,分析了芬兰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学科、师生关系和时空环境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边界消弭”现象,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借鉴,但也要看清其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特殊背景,不可简单复制。


一直以来,芬兰以其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公平的教育机制和完善的组织,处在世界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1]。芬兰科学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也引发了国内不少学者、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芬兰的教育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其成功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于2017年12月参与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Merike Kesler教授团队同北京教育学院联合开展的小学科学卓越教师培训项目,深思了其教育制度以及课程改革的本质内容,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可以运用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加以阐释。

以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来审视新一轮芬兰科学课程的改革,其所呈现出的“边界消弭”现象正在逐渐显现。这种集群性的教育形象既涵盖了课程形态、师生关系、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同时也延伸到了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学校的整体文化。

一、芬兰科学课程改革中“边界消弭”的理论基础

巴萨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也被视为“后涂尔干”理论的代表人物[2]。他承袭了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观点,将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权力与控制思想融汇其中。他早年的理论以“符码”概念为核心,建立了符码与社会再生产、教育传递与阶级再生产之间的联系;晚年时期,他以前期研究为基础,提出并建构了教育论述理论,打破了传统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分立格局,极大的扩宽了教育研究的视野[3]。伯恩斯坦就知识体系提出了“分类”和“架构”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理论研究的经纬度,构建了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的框架体系。

伯恩斯坦认为知识体系中的“分类”从某种意义上刻画了知识内容彼此间界限的清晰程度[4],即强分类时,课程内容间被清楚隔离;弱分类时,不同的课程内容表现为界限减弱或者模糊。同时,依据所处空间的封闭与开放程度,强弱分类下的知识组成又进一步升华为聚集型符码和统整型符码[5][6]。因此,“分类”强度的变化及课程内容界限间的维持程度实际上决定了课程内容间的分化程度和分化本质[7]。如将课程间的相互关系与课程类型相互映射,则分别对应了集合类和整合类课程两种类型[8],两者差异性表现为:前者集合类课程并不局限于知识上的统整,也可以是某种社会身份的集合;后者为整合类课程(我们所谓的综合课程),即打破了原有学科课程知识领域中的内容边界,组合了两个及以上的学科领域知识,构成一门综合学科[9]。因此,“分类”这一概念实际上界定了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同类型知识范畴的学科边界[10]。

“架构”这一概念从垂直维度的层面界定了教育过程中不同参与群体在角色和地位上的博弈。本质上,这种博弈可以理解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主导权上的“重新分配”与“规则调控”[11]。其中,“重新分配”可以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关系重组;“规则调控”则强调了教育知识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师如何将已有知识进行转化,形成何种形式的链式结构。两者外显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主导权上的比例分配。我们不难发现:在“强构架”体系下,教师与学生的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反之,弱架构体系下,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架构”这一概念实际上界定了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传递方式的边界。

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界定了知识领域的边界、师生关系的边界[12],并进一步衍生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伯恩斯坦认为,在所有的教学制度里,新旧学校时空上的差异对比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参照,其特殊的功能属性和空间的多元目的性决定了空间边界的模糊特征;更多的空间和学校建筑开始发挥其弹性作用,并涵盖了更多潜在性的设计理念。此外,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将时间界定为多个被正式分割的时间片段,每一个时间段被称之为一个“单位”。从时间范畴的划分来看,课程是由时间单位和内容间特殊关系的原则所决定的[13]。因此,其“空间”和“时间”的界定形式取决于教育符码的类别,强隔离下的“聚集型符码”通常呈现为传统意义上的有限教学时间、空间以及明确的功能区域;弱隔离下“统整型符码”则跨越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时空边界,明显的边界隔离已经消失。

基于上述概念的建构,伯恩斯坦认为正规的教育知识应该包含课程、教学、评估这三个信息系统[14]:即课程界定了什么是可迁移、具有范式效应的知识;教学界定了有效知识的传递方式;评估则界定了知识最终内化为能力的程度。其三者之间并不是平行推进的关系,而是形成了具有一定层级式的递进关系,从知识的产生,到再脉络化,最终转化为知识再生产的过程[15]。其知识的“分类”“架构”赋予了不同界线维持间的本质与强度的差异。因此,课程、教学、评估这三者分别对应了学科、师生关系和时空边界本质的划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其背后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结构的重要显现。

二、芬兰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边界消弭”

从伯恩斯坦理论对于课程符码类型的划分来看,新一轮芬兰科学课程改革中三大边界的界定,基本上呈现了“弱分类、弱架构”的特征属性,同时也凸显了芬兰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未来学习者的长期目标。由此可见,这种打破了时间、空间、虚拟与现实以及不同阶层间的“边界消弭”效应在芬兰的课程学科、师生关系以及时空环境等关键环节中均得以展现。

(一)课程学科边界的消弭:跨学科教学理论模型(MLS)下的主题课程

芬兰学校对于学科边界的界定与我们传统学校教育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伯恩斯坦对于课程呈现方式的差异性分析。一方面,芬兰的科学课程兼具知识结构“弱分类”的属性特征和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弱分类”还体现在芬兰科学课程的设置是遵循综合和跨学科的教学理论模型(Multidisciplinary Learning modules,简称MLS)(如图1所示)[16]来实现的。

从伯恩斯坦“教育边界理论”的角度来看,综合和跨学科的教学理论模型所体现的“弱分类”知识结构具有以下属性:一方面,知识内容间的“界限模糊”使得不同学生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得以保护,多种文化背景交融下的个体自我认同得以实现,新的融合模式最终建立。另一方面,该结构打破了某一学科对本学科专门知识的独占,借鉴多学科的观点、方法进行重组和整合,为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可能。

0
0
关键字: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教育 课程变革 伯恩斯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