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王枬:未来学校的时空变革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枬 已有0人评论  2019/4/9 14:50:04  加入收藏

导读未来学校是在对现实学校变革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全球学校时空变革的已有案例来看,“未来学校”已经出现,而且正在成为现实的存在。了解未来学校的变革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赢得未来。该文通过文献梳理和资料查询,对目前全球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探索、趋势、原则等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是: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趋势可概括为,从“区隔时空”走向“互联时空”,从“同一时空”走向“个性时空”,从“单一时空”走向“多元时空”。未来学校时空变革应基于儿童的立场,本着生活的宗旨,秉持开放的心态。

“未来”不仅仅在时间维度上表明了我们将要去往的方向,更意味着在时空意义上我们对现实的选择,而这决定着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可能的存在状态。进入21世纪,人类便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泛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的时空存在,也推动了学校时空的变革,更对未来学校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为适应这一形势,当今世界各国都展开了未来学校的探索。“未来学校”并非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人们对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样态的多种期待。2017年10月,我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旨在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确定的核心任务,聚焦基础教育和0—18岁儿童的发展,推动未来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这一计划对“未来学校”做出了界定: 一是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二是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三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四是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五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六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1]这也确定了未来学校的时空边界。学校时空的核心价值在于“成长”。未来学校的时空变革主要表现为对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展开和延续的基本过程、发生的场所,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影响共同构成的一种存在样态的革命。

一、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探索

未来学校是在对现实学校变革的基础上形成的。未来学校的时空变革也是针对现实学校时空存在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现实学校时空由于受“效率社会”、“应试教育”以及“功利化家庭教育”的影响,形成了封闭性与区域化、专业性与标准化的样态,成为规模化、机械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场所。无论是精细管理到具体分钟的学校时间,还是监控每个角落的学校空间,都使学校丧失了灵动与活力。这极大地制约着学校时空促进师生成长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削弱了学校作为育人场所的存在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全球建设未来学校的探索。

世界上第一所命名为“未来学校”(School of the Future)的学校,是由微软集团与美国费城学区于2003年筹建、2006年建成的。这是一种“共建”的尝试:政府负担经费,微软提供学校设计的理念、师生发展的指引、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支持。[2]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科技,更在于全新的教育视野、全新的学习认知和创新的互动教学。在办学理念上,主张建立多样化、弹性可变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打造沉浸式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供故事性丰富、科技感强的探索空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带孩子走出课堂,把世界带进教室。在学校空间设计上,改变了传统学校围合封闭的做法,放弃了功能分块的物理区隔,以可自由组合的多向多重活动墙来进行必要的隔断;强化虚拟空间的作用,提供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泛在式学习场景,无纸化教学也使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共享。至2008年,微软未来学校已经覆盖了12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微软与北京大学附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未来学校”新典范。2017年,深圳宝安教育牵手微软,意在打造全球样板的“未来学校”。

2011年,瑞典自由教育组织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创建了一所Vittra Telefonplan学校。学校被设计成充满乐趣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空间,没有传统的固定划分的教室,没有整齐摆放的固定的桌椅,没有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隔墙。学校尊重孩子“玩”的天性,以色彩鲜亮、充满童趣造型的家具组合,为游戏和学习搭建了多种可能,使这所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学习乐园。孩子们被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可以带着电脑在空间里自由穿梭,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场所。孩子们也不再去在意时间,不再去想什么时候下课。这所学校彻底打破了人们心目中“学校=教室+教室”及“教室=桌子+椅子”的传统看法。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时空”中蕴含的更多“可能性”,以温馨舒适、自由自在的时空存在,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2014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加州创办了一所神秘的学校——Ad Astra School,校名是拉丁语,意为“通往星星”,译成英文是“To the stars”。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与众不同:一是学校不分年级,也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为主;二是学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课程表,也没有统一的课后作业,而是通过独特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学校的重点在于数学、科学、工程和伦理,没有体育和音乐类的课程,语言课也被边缘化。马斯克希望改变传统学校“流水线生产”和“考试工厂”的状况,给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教育符合孩子的资质和能力。因而,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呈现出极大的弹性和自主性。虽然这所学校创办时间还不长,孩子成长及学校发展还有待检验,但所展现出的“成长农场”而不是“考试工厂”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国内也有许多学校围绕着“未来”的要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探索新高考制度下的学习空间重构,上海师范大学附中进行“未来教室”的重建,倡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如地理学科教室蕴含着浓浓的地理风,天花板是1983年的天球星空图,地板是一张巨幅的全球地图,教室内还有两个地理AR沙盘,学生可以在沙盘上实景模拟等高线、等值线、火山喷发、地形漫游等情景。剑桥化学创新实验室是一间可移动实验室,实验室内的操作台可以按照不同实验的要求自由移动组合,方便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科教室也是全天开放式的空间场所,只要学生需要,可以随时结伴来教室使用数字化仪器设备继续学习。一些老师也将自己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学科教室。[3]这样的“未来教室”与传统教室的最大区别是突出了“互动”、“体验”、“高效”。实景模拟、情境再现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体验”,这无疑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可移动性、自由组合、全天候开放等,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供了便利,也使学校空间特别是教室空间具有了更多“为人”或“由人”的属性。

北京中关村三小被称为“北京魔法学院”,作为信息时代学校的3.0版本,区别于农耕时代学校的1.0版本、工业时代学校的2.0版本。中关村三小最具创新之处就是学校的时空设计。学校正门的钟表设计别有用意:日晷意味着过去,时钟代表着当下,二进制钟表象征着未来。在中关村三小的校长看来,学校是一个帮助孩子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知识、能力和品质建构的学习场所。整个学校的建筑物是一个类似客家土楼建筑的综合体,体现的是“天人合一”大家庭和谐共处的东方哲学思想。在中关村三小的老师看来,学校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人与人共处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学习孤立的知识或技能的场所。为此,学校设计了“班组群”。在“三室一厅一卫”家的空间里,三间教室连在一起,来自三个相邻年级的班级共同组成了一个学习群体。三间教室之间除了一道墙外,其他的都是活动隔断板。平时三个班级既可以在各自的教室里学习,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不同或全部的隔断板,自由组合在一起。一个“班组群”的整体空间,包括了个人空间、规定组群空间、分享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递进层级的空间。这确实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时间不是线性的单向的,空间也不是分隔的封闭的,整个学校时空是立体的、开放的,是生长的、生活的,是有教育意义和文化意味的。混龄的班组群,跨年级的伙伴关系,家庭式的相处方式,不仅是接近真实社会、真实世界的一种真实学习,更是未来生活的一种方式。

显然,学校时空已经不是边缘的存在,而走向了教育的中心;学校时空也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的载体,而就是教育本身。

0
0
关键字:未来学校,学校,时空变革,趋势,原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