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良大师 作者: 徐大维 已有0人评论 2019/3/15 11:11:16 加入收藏
三、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畏惧挑战,他们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当年林语堂与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身份悬殊,八竿子打不着。当得知赛珍珠来中国时,林语堂便夹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赛珍珠酒店大堂。
他此时的心语应该是:
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
结果,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一炮走红。
当年刘德华还是个死跑龙套的,林子祥却是一代歌王。一起拍戏时,刘德华死皮赖脸的要给林子祥唱歌,让人家指点。
他心里可能也是这么想:“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
最终,林子祥帮刘德华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后者也终成了天王。
电影《飞越疯人院》,有一个情节:
麦克说:“我要进城看棒球赛,谁想和我一起去?”
比利却说:“麦克,别闹,你出不去的。”
麦克指着陶瓷洗脸池:“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户。”
比利说:“你举不起来。”
麦克搓搓手,使劲去抱,没搬起来。
再搓搓手,使劲去抱,还是没搬起来。
他有些无奈,但大叫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所以,人生不怕败北,怕的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再大的挑战,你也可以对自己说:“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
四、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把失败原因归于外界
《终身成长》书中还说到,执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
书中讲了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的例子。
他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可以轻松战胜各路对手,在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但是,他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之后一滑到底。论其根本,就是固定型思维使然。
因为他总有无数个失败的借口:
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说小报八卦讽刺了他,或者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再或者朋友恋爱了影响到了他。
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
结果,他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
用两个汉字形容麦肯罗,那就是“矫情”。但是,他的矫情还有天赋当资本。
而现实中,多少人的矫情都毫无支撑,貌如壮汉撒娇。
他们没得到晋升,就怨领导没眼光,同事太奸诈;
他们的文章点击量不高,就说读者太浅薄,文化快餐化;
他们一事无成,就怨社会不公,世态灰暗。
扪心自问,难道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
就像周国平所说:“多数人的矫情是可怕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所以,对于一个普通人,固定型思维的害处也在于此,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已要坐等风起,可这一坐就是一辈子。
五、成长型思维的人总能含笑和挫折过招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的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反而倒逼自己的优秀。
我在500强总部时,曾接触一位机构领导。
他到任时,发现了一个潜规则。
很多年底的业务被搬到了第二年年初,因为当年业务已完成,这种“调配”,既能保证当年收益的,又能确保来年“开门红”。
这是很多业务单位惯用的手法,而且财务处理上也并无瑕疵。
可这位老哥,硬要把业务“还原”回去,把今年该出的单出完,绝不留到明年。
他手下一听马上劝说:“领导,您这是何苦?您刚到任,今年好与不好都与您关系不大,您要给未来留点余粮啊,可您怎么挖了个坑呢?这样一来,一开年就一大窟窿,奖金全得泡汤......”
那位领导回答:“明知道是假的事,干嘛还要做?该怎样就怎样,吃亏我也认!”
结果是劝说人一语成谶,开年后那机构的数据奇丑无比,奖金没得拿,还天天被问责......
而且,那领导从没解释过一句,没说这是潜规则的遗留问题,他是在正本清源。
他只是不停地检视自己的原因,人员调整、队伍建设、重新建制付出成倍的努力.......
最终回报兑现。接下来的几年里,那机构的业绩节节攀升,名列前茅。那位领导的仕途也一路凯歌高奏。
这位领导曾对我说一句话,受用终身:遇到难事,不能退啊,你能退到哪儿,你只能跟它拼。
是这样的,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像Carol Dweck所说,他们是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的成长。
六、固定型思维的人喜欢纠缠不值得的烂事
Carol Dweck在书中还提及一个现象,执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太在乎别人的标签,而纠缠于一些不值得的烂事中。
我想在中国,就是所谓的“人活一口气吧”。
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因为一个标签,一件烂事和一个烂人纠缠了一辈子:
农妇李雪莲为了生二胎,和丈夫假离婚,谁知丈夫假戏真唱,和其他姑娘好上了,还结了婚。
这下李雪莲不干了,起诉前夫:让法院判他们是假离婚,然后复婚,最后再跟这个“王八蛋”真离婚。
法院当然不支持这么荒谬的事。
无奈之下,李雪莲只能降低期望值,只要前夫说句实话便作罢。
可那王八蛋不但死不承认,还当众说李雪莲结婚时已不是处女,和潘金莲一样。
为了这个标签,李雪莲决定上访。
二十多年,每年开春,李雪莲准时上访,一路告到首都北京。
可这破事谁会理?但她却一意孤行,年轻轻的生命,就耗费在上访、拦截、遣送反复折腾之中。
李雪莲,长相不错,也有点手艺活,本能另找港湾,温馨度日,可却被这烂事困了一生,为了一口气,真得值得吗?
无奈,当局者迷,尤其是对于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ta们太专注于脸上的标签,太急于撕下,却没意识到那标签已经黏经贴骨,撕下时便会血肉模糊。
七、成长型思维的人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最极致的表现是怎样的?
那就是不被过往所束缚,不被情仇所困扰,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2000年9月,马斯克正准备去度蜜月,却遭遇了一场公司政变。
他马上赶回,试图反击,却发现大势已去。所有人,都做好他要大闹一场的准备。
谁知他一改往日睚眦必报的个性,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力,和各方谈判,屈身成为公司顾问,继续注资,直到eBay以15亿美金收购。
甚至在日后,他仍然和驱逐他的幕后主使戴维·萨克斯,保持密切的生意往来,一起制作电影。
无独有偶,1992年,当时的联想太子孙宏斌,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大好前程,就此日薄西山。
2年后,孙宏斌一无所有,狼狈出狱后,要求见柳传志一面,他是要报仇吗?当然不是,他恳求柳传志帮衬一下,投资自己创业。
柳老爷子,也很爽快,直接给了50万,孙宏斌也拿着这笔钱,创办了顺驰房地产,后来竟然成为地产大鳄,与王石叫板。
你看,真正能成大器之人,绝不输在快意恩仇,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目标。
这类人有种特殊本领:遗忘。
他们不会被过去的林林总总所困扰,每一个时点,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纪元,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终极体现。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