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详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8/11/16 8:14:06 加入收藏
10.7个方法,让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
刘可钦(中关村三小校长)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可是,我们往往会用“好”和“坏”来评判一个孩子,给他贴上标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贴上标签的最大的坏处就是让孩子再没有自信了。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强的孩子,家长不妨试试下面7个小妙招。
一是家长要有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由于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会有安全感。
二是不要当面批评孩子,尤其是不要当着小伙伴的面去批评他。做家长的要尽量回避孩子情绪低落或激动时去批评他。
三是一次只提一个要求,并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我们一次就给孩子提非常多的要求,他会无所适从。
四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提供一个回旋的空间让他选择。
五是夸赞孩子努力的具体行为,少说空洞的赞美。
六是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些动作,过后再加以规劝。
七是如果家庭搞什么活动时要提前跟孩子商量,让孩子学着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
亲子关系沟通的核心问题是: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我坚强的后盾,无论我成长的哪一步,爸爸妈妈都能给我一个成长的建议。这样的话,孩子的成长会慢慢由依赖走向自主,自我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
11.没有对学生的热爱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主任)
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借鉴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我认为就是教师热爱学生与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职业品格与专业能力。如果用关键词语的方式呈现我的认识,那么以下一些词语必不可少:热爱学生的情感、正直做人的品格、指导学科学习的能力、跨领域的学科视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等等。教师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通过学科知识引领价值观形成的教学能力”。
为什么在时髦名词满天飞的今天,我仍然把“热爱学生”作为如此重要的关键词语呢?
因为在基础教育工作了近三十年,我坚信,不论时代怎样变化,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不论学校形态如何存在,教师的爱都是儿童少年成长的精神动力,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养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一个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法国教育学家卢梭也说:“热爱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所以,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