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丹麦的学前教育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得未来

来源: 外滩教育 作者: 杨东平 已有0人评论  2018/6/15 8:08:57  加入收藏

我们在一所幼儿园看到大班儿童的演唱和器乐演奏,与中国幼儿园的表演相比绝对不是高水平的,但它既不是表演也不是公开课,就是儿童日常的活动,孩子们十分高兴和投入,这就够了。这涉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不同目标 。以美术为例,有人说中国的儿童都不会画儿童画,而是画成人画。

幼儿园儿童的演唱

整体的幼儿教育观

加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理念,既包括培养“完整的儿童”,而且强调 “所有孩子必须是社区的一部分” ,从而将幼儿教育置于家庭、环境和社区的整体发展之中。

这意味着儿童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发展。我们访问过北菲茵市的市长,他明确将儿童的早期关爱照料视为市政的第一要务(第二是老人,第三是就业)。

这种关爱不仅仅是提供财政支持,而是致力于创建一种 “健康生活” 。从怀孕开始就关怀跟踪父母的状况,在孩子出生的头五个月要进行四次、五个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正确地开启一个儿童的人生,培养未来良好的公民。他认为这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的投入。

在丹麦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疯玩”,攀爬、登高、旋转、巨大的秋千等等,足令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心惊。

此外,是父亲的作用。儿童的户外活动很多是由父亲陪伴的。丹麦的夫妻享有两人累计为一年的育婴假,于是许多父亲可以带着孩子四处溜达,酿成一种社会性的“暖男”的文化。

基于上述认识,新法案对幼儿教育目标的表述十分发人深省:“教育的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而非教孩子”,也就是说,儿童是在某种环境中成长的,这种环境比具体的教学法更为重要。

幼儿园主要是创设学习的环境,包括硬件和合乎审美的环境、合适的生师比、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关系,游戏、有计划的活动、日常活动等等,从而获得儿童在社会性、情感、体能等各方面的发展。

与中国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相似,丹麦新立法确定的国家课程框架, 教育内容的“六大领域”分别是个人发展(个性发展和才艺),社会发展(社交能力和包容性),交流和语言,身体、感官和运动,自然、科学和户外活动,文化、社区和审美(文化表现形式和价值)。仅从词语上看,区别在于我们缺乏对自然体验和户外活动的特别重视;另外,也缺乏社区的支持和发展审美的概念。

与理念上的差异相比,中丹幼儿教育的真正差异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例如我们的幼儿园过大的规模和过高的生师比,缺乏强制性的、大量的户外活动,缺乏对不同个性和发展状态的孩子的包容性,缺乏与所在社区的互动,艺术教育则偏于演唱、表演的技能学习,以及“小学化”的知识教育等等。

在参观交流中,中国老师最通常的提问是孩子受伤了怎么办,幼儿园要承担什么责任?对老师没有任何评价,怎么能使她努力工作?显然,背后的文化和制度完全不同。

关于这种文化差别,一个老师举例说,有个男孩玩闹,泼了女孩一身脏水,来接女孩的母亲未置一词,对女儿说:啊,今天你一定玩得很开心吧?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