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以色列教育的创新艺术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张东 已有0人评论  2018/4/23 18:42:52  加入收藏

“这是我18个月大的孙女在画画,她的画笔是煮软了的意大利面。”近日,在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以色列教育城市集团、以色列申卡尔工程与设计学院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世界创新教育圆桌会议上,申卡尔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塔米尔·尤丽一边播放视频一边笑着说。视频中的金发女孩坐在画布上,手中握着与自己胳膊一般粗细的一捆意大利面,蘸上颜料,兴奋地随意涂画。

“她的绘画没有规则,我们也只需赞赏和鼓励。”塔米尔·尤丽说,这其实也是鼓励创新的法则。在她看来,创新教育要鼓励孩子享受创造过程中的乐趣;要允许失败,鼓励孩子们去全程参与体验,并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要让孩子在边做边体验的过程中学习。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创新时代,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责无旁贷。因此,教育自身需要解放思想、建立合作、驱动创新。在这一方面,以色列的教育似乎拥有创新的基因,一直在探索教育的创新。

创新是打破壁垒

在以色列,有一所教育城市。它不是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城市,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不同政府部门、企业、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等连接在一起的虚拟城市。雅克布(Yacov Hecht),作为以色列教育城市的发起人和推动者,对于这座“城市”的建设,已经探索了30多年。起初,他走进学校,试图从打破教室的墙壁开始,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

雅克布将教育分成1.0、2.0和3.0时代。在他看来,1.0时代的教育是传统的金字塔模式,将学生分类分等级,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对于这样的教育,雅克布表示,容易限制学生的发展,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

在教育2.0时代,教育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这也是雅克布最开始探索的教育模式,教室的墙壁消失了;教师变成了引导者,给学生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各个年级的学生自由交流,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互相教育。

“每个学生都可以是老师,将自己已经理解的知识教给其他同学。”雅克布说,这种模式也更加适合网络课程的学习,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同伴交流、学习。“网络课程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具有社交性。”他补充道。

而在教育3.0时代,教育的模式再一次被突破、被创新,形成了一个高效有序的教育生态服务系统,从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向网络型结构,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协调调动更多层级的资源,促进人才的全方位发展。

对来自以色列的这种教育模式,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主席谢建中深有感触,他说,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等一起参与的立体型的生态环境。

创新是给予支持

创新,需要无条件的支持。当塔米尔·尤丽的孙女挥动意大利面“画笔”的时候,支持来自家人给予的画布、“画笔”和他们轻松的笑容。那么,当一个大学生有创新想法的时候,他需要什么支持?申卡尔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做法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曾有一位服装设计系的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如何使服装材料既舒适又美观,而且还不会给地球带来污染。根据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她提出,培养一种可作为服装材料的海藻类生物或许可行。

作为院长,塔米尔·尤丽给予她的不仅仅是鼓励。“我们帮她建造了一个培养这种海藻的池子。”她说,“并请来了化学、海洋学等17个不同领域的专家,与这位同学一起研究这个项目。”

对于支持学生创新,申卡尔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做法多种多样,但有一种方式,是当前西方高校普遍采用的,就是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来解决企业、社会、人类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了解当前或未来的普遍性难题。与此同时,申卡尔设计与工程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技术性难题引入教育,主动邀请合作企业带着问题和挑战走进校园,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企业解决。

“耐克公司曾提出让消费者设计制作个性化的运动鞋。”塔米尔·尤丽说,“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邀请了设计师、材料工程师和学生们一起来探讨。”

通常,人们会问,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对此,塔米尔·尤丽给出了她自己的见解,“首先是创新力,即用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其次是领导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既定的目标;再其次是表达能力,不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展示并说服其他人参与进来。”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塔米尔·尤丽留在最后单独提出,就是“对创新抱有激情,能够在轻松、有趣的体验中持续创新”。

是的,创新人才应该轻松地享受创新的过程,就像塔米尔·尤丽孙女涂鸦那样。

创新是跨界合作

今天,以色列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正在努力突破传统专业划分,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体验跨学科的思维碰撞。

在近期开展的“全球创新领导力”项目中,申卡尔设计与工程学院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不合常规的实践,并将创新纳入学分系统。设置的问题来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环保、健康、公平、社会发展等,并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项目中,“我们会将心理学、生物学、化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生召集在一起,请他们共同分析一个社会问题,例如如何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塔米尔·尤丽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界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我关注的内容。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共享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各个行业、各个专业都有所涉及。这是高科技带来的区块链,导致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模式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化。”谢建中说。

这次会议上,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推动以色列“教育创新城市”项目在全球发展,在中国落地,通过这种跨界合作,促进建立更多的城市教育生态系统。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在深刻变革,人才是各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教育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基础。”谢建中分析,“世界已经从互联网时代升级到心联网时代。教育把人们的心灵联系在一起,创新教育也是‘创心教育’。我们希望用创新教育引领未来,共创美好世界。”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