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详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7/2 7:13:11 加入收藏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
教育的本质是“农业”,不是“工业”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技术代替教师”、“学校最终会消失”等观点甚嚣尘上。
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轻松战胜世界围棋高手,再次点燃了技术乐观者的热情。
有人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来研发教育机器人来给学生授课,人工智能可以教的更好,教师将彻底失业。
但一系列研究发现:现行的教育方式并未因为电脑的介入而发生太大改变,学生在教学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新技术进入学校。
2001年,美国中小学校的网络化程度达99%。
2013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连接教育”(ConnectED)计划,推动高速网络和最新的教育技术能够进入校园。
但是,美国教育部对2.1万名中学生所作的抽样测试表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与计算能力和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2015年9月,OECD发布了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电脑和学习:创造联系》显示:
部分国家虽然在教育上加强了对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学生的阅读、数学及科学测试结果成效并不明显,原因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用好信息化的方法。
从某个角度讲,技术肯定会替代教师的部分职能,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让教师从学情分析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类似这些工作,技术显然会比教师做得更加出色,毕竟在传统条件下,面对班上几十名各具特色的学生,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一对一的学情分析,他们只能依靠经验做出大致的推断。
但对于技术来讲,一个人和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成千上万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只要有合适的分析模型,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客观的判断。
当人们试图用技术手段去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时,其本身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教育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每一次的师生对话都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教育充满了无限可能。
不可否认,技术在某些环节上具有优势,可以对标准化流程进行优化,比如试题分析、学情监测、数据统计等。
但在教育最核心的不确定性面前,教师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技术。
他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尤其对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来说。
他完全可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更好地处理问题,而技术则只能在现有模型框架下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尽管技术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去做很多工作,甚至在许多方面都比人类做得更好,但它却难以代替教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
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
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的生长。
尽管“互联网+教育”带有明显的技术性,但其本质还是教育,每项技术的引入和应用都不能脱离教育这个语境,否则就会陷入过度技术化的泥潭。
所以,“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也是“农业”,而非“工业”,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
技术能够取代的只是旧行业中的机械劳动,把教师从教育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就可以专注于课堂教学创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到那时,真正的因材施教将会变成现实。
“互联网+教育”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时,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说到底,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信息化是整个社会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缩影,“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在推进过程中,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而非只见“物”不见“人”,把学校变成新技术的试验场。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