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两岸名师同台献课,从这些细节中找到高效课堂风向标!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6/12/21 9:16:05  加入收藏

  好课展示、课改叙事、特别对话、现场观摩、成果发布……多种形式的创意呈现,多个模块的立体组合,使得一次会议亮点频现。

  12月17日至18日,北方寒气袭人,而在南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小学却是一片春意融融。这个被誉为“课改小镇”的地方,吸引了全国1000余名教育局长、校长和一线教师。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的2016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成果展示会。围绕“从读懂学生到看见学习”这一主题,一天半的会议到底呈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重点关注课堂细节

  1.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彰显态度。李玉贵在说课环节强调,课堂需要在细节里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需要从学生出发完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

  台上是一节四年级的语文公开课:《任务写作——让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执教的是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教师、台湾师铎奖获得者李玉贵。

  “我想让其他同学帮帮我。”课一开始,被提问的一名学生便遇到了困难。李玉贵并没有就此将视线转向其他学生,而是与这个学生展开了一次温柔的对话。“老师知道你遇到了一点困难,不过能不能再试着想一想?”李玉贵在等待这个或紧张,或没有思考清楚的孩子,等待他安心地说出自己的思考。为什么李玉贵会在这个孩子身上花费时间等待呢?这里有一个细节,这个学生从听到问题到举手,再到站起来回答,整个过程非常短暂,真正的思考可能并未发生。

  一个细节,李玉贵看在了眼里,也让学生把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习惯刻在了心里。

  类似这样的细节在这堂课上不止一次出现。

  “能把你的答案给我看一下吗?”“不可以。”“好,那我看其他同学的。”李玉贵想看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竟然“碰壁”了,于是她机智地缓解了自己的尴尬。

  李玉贵还会适当选择在学生面前示弱。有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似乎与她的提问不沾边,于是李玉贵和蔼地说:“我可能刚刚没有表达清楚,老师再说一遍问题。”

同为台湾教师,台南市盐水国小数学教师、台湾师铎奖获得者何凤珠的课也在关注细节。不过,她首先关注的是如何与学生拉近关系这个细节。

  何凤珠与学生简单互动之后,就借助红蓝两个圆圈,请学生通过摆放圆圈表达师生之间的关系。乐从小学的孩子一出场便直指“要害”:师生不仅可以独立存在,更会出现交集,因为有时候老师是学生,学生也能做老师……一堂数学课就这样开始了。

  学生在课上学数学、找规律,思考、辩论、展示……已经过了下课时间,何凤珠说:“到吃饭时间了,我们下课好不好?”学生却兴致盎然,不愿意结束这节课……何凤珠的课堂魅力可见一斑。

  河北省黄骅市教育局中学数学教研员吴宝森也善于处理细节。在他的展示课上,不是教师在设计问题,而是学生产生了困惑,从而有需求去探索这个问题。他对细节的精心处理,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者。

  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彰显态度。李玉贵在说课环节强调,课堂需要在细节里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需要从学生出发完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正是这样循着“学生立场”,与会代表在细节里发现了高效课堂的风向标。本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发布了《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点击查看链接),其中包括从固定小组到动态小组、从展示到分享、从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从学会说到学会问、从关注学生会的到关注学生不会的、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从竞争性的合作到探究性的协同、从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到学情观察员制度……这为处于课改深水区的学校和区域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2.一是观念层,即自主学习;二是形态层,即合作学习;三是方法层,即探究学习。

  每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成果展示会是对高效课堂行动研究成果的年度检阅,旨在汇聚更多研究者的共识和行动者的成果。那么,高效课堂要关注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与会专家从不同侧面给予了解读。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宋永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理论研究,他在报告中从理论到实践阐释了高效课堂的渊源和最新成果。宋永成引用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的观点来佐证高效课堂的实践价值。“现在,全世界学校的课堂中都在进行着‘宁静的革命’。全世界的课堂都在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位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课程,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

  宋永成在报告中还详细解读了高效课堂的十大理论支撑。比如学习金字塔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做中学理论等,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刘良华也从他的研究视角呼应了高效课堂要关注的方向:

  第一,把情感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兴奋起来,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是第一追求。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兴发教学”。

  第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能始终依赖家长,教育亦是如此。教师不能帮助孩子一辈子,必须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努力、自己强大,这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第三,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刘良华解释说,“在乐从一定有这样的孩子,到了初中日语水平就不错,为什么?因为他们可能日本动漫看得多。我推荐我的女儿看英语电影,让她看喜欢的英语书,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等。她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她的热情被点燃了,这就是深度学习。”

  高效课堂究竟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刘濯源说,“高效课堂的‘效’往往被人们误解为效率,但我认为应该是效能,效率不等于效能,效能是指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生消化多少东西”。在刘濯源看来,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观念层,即自主学习;二是形态层,即合作学习;三是方法层,即探究学习。当下,课改的瓶颈就在方法层。

  这些课改理念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在乐从镇的中小学得到了落实。

  乐从课改小镇到底发生了什么

  3.“无论是倾听名师课堂,还是欣赏校园文化,我发现课改不能单单落在创新上,更重要的是寻找教育的意义。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切教育都应指向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

  “教师年级流动、跨年级流动、跨学科流动;学生组内流动、班内流动、年级流动、跨年级流动,最终实现全员科学合理流动。”4年前,罗沙小学的“流动课堂”给乐从教育人带来了惊喜和信心,这也是乐从镇教育局决定在区域内整体推动课改的原因。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振海在致辞中总结了乐从课改呈现的三大特点:第一,这里的课改不是穷则思变,困则思变,通则思变,而是主动谋变,为拥抱未来而变;第二,这里的课改没有简单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而是取百家之长,借智借力,因地制宜,实现本土化创生的区域样本;第三,这里的课改不仅有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动,还有自下而上的主动创新,形成了最广泛的课改共识。

  在课改过程中,乐从教育人秉承的“三大思维”同样值得学习。

  一是圆形思维。乐从教育人认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用半圆思维,采取片面输入的方式教育学生,表现为注重讲授、照本宣科、机械应考。教学本身是呈圆形的,课改需要运用圆形思维,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半圆走向整圆,从虚圆走向正圆,实现输入型和输出型统一的教学新形态。

  二是系统思维。“我们从设施设备、教学、德育、安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布局,从点线单一层面提高到整体、全面、立体层面,力图构建‘双圆四主,善乐教育’的完整体系。”乐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提出以系统视角改变课堂,以课堂改变重构学习,这一思想确保课改不至于单向突破,而是从课堂出发系统做,做系统。

  三是建模思维。乐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教学有模,教无定模,建立模式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当地建构了善乐课堂的一个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倡导各学校建立自己的变式,经历了建模——入模——破模——创模的一个循环。这一建模思维让教学从艺术走向了科学,让教学有标准可参照,有模式可依托。

  正是基于对乐从教育的期待和向往,此次活动中一千多名与会者参观了东平小学、罗沙小学和桂凤初级中学。罗沙小学的“流动课堂”、东平小学的“慧指课程”、桂凤初级中学的“礼乐学堂”让与会者赞叹不已。

  “无论是倾听名师课堂,还是欣赏校园文化,我发现课改不能单单落在创新上,更重要的是寻找教育的意义。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切教育都应指向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 回望这次活动,西安市灞桥区东城小学教师史小华感慨地说。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