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全球教育改革的困境在哪里?

来源:湖畔问教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1/3/19 9:44:28  加入收藏

导读:

改变学校体系为何如此之难?

在于冰山之下有着无形的阻力,这些无形的阻力关乎多方利益,关乎信仰,关乎动机,更关乎焦虑。

然而在教师团队中,不知曾涌现过多少好的创新,只是现有的教育系统,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认可校内创新,让世界知晓这些创新者。在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的眼中,教育改革之路,是一批批没有得到好好实践的好主意铺成的。

如果学校和教育系统能够让教师、学生都增强对教育的“拥有感”,而不是单纯满足合规的氛围,那么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合作、鼓励连接的生态就能够出现,积极的教学就应运而生了,改革才有可能成功。

一、教育的过去与未来

过去的学校是技术的孤岛,技术常常支持和维护现有的教育实践,却没有促进其革新和转化。在接受和使用技术方面,学校总是不如学生。现在,学校需要利用技术的潜力将学习从过去的惯例中解放出来,并以新颖而强大的方式将学生与知识资源 、创新应用相互联系起来。

过去,政策主要着力于教育的普及,现在则更需要关注结果。除了完成行政指令和任务,更要担心下一个老师好不好?下一个学校怎么样?下一个教育体系制度的变化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

过去,主管部门强调学校的管理问题,现在重点需要放在教学领导力培育上。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应该评估和发展高素质的教师,并设计创新的教学环境。

过去,学校教育重视质量管控,未来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质量保证。困难在于我们既不能强制的自上而下一刀切,迫使学校进行这样的体制转换,从而导致学校大搞“表面文章”,又不能完全自下而上。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一个平台、一个经纪人、一个激励者、一个赋能者,它可以集中资源,营造有利的政策氛围,并使用责任制和述职报告的方式来鼓励推行新模式。

二、拥抱校内创新

整个教育体系需要更好地确定变革的关键动因,并予以支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拓展和传播创新。

我们花费太多时间将创意推向学校,却很少把精力放在从教室中找到好的创意并进行拓展和传播。也就是说,我们要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认可校内的创新,进行奖励,来让世界知晓这些创新者。

我们应当不遗余力鼓励他们,敢于冒险,迸发出新的奇思妙想。归根结底,优质的教与学的核心在于“拥有感”。成功的教育体系将尽一切努力去培养对专业实践的拥有感。

许多人说不能给老师更大的自主权,因为老师缺乏能力和专业知识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人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仅仅固守一个既定模式并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老师:那些仅接受过对预煮汉堡包进行加热培训的快餐店员,是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主厨的。

相比之下,当老师对教学感到一定的拥有感,当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感到拥有感,积极的教学就应运而生了。所以问题的答案就是增强信任、透明度、专业自治度,同时培养一种协作文化。而公共政策能够激发和促进创新力,发现并传播最佳实践案例。

三、什么是教育的自由

我们不应该将自由视为随心所欲的理由,试想如果您是飞行员,并对乘客广播,虽然接受的培训告诉您要逆风着陆,但是这次您却想试试顺风着陆,您的乘客一定会因此开始感到焦躁不安。找出哪种教学方法在哪种情况下最有效需要花些时间,需要投入去研究,更需要去协同合作,才能让好的做法得到传播与推广。

所以现代教育体系需要为此创造空间。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最有效的教育的理解,也只能通过我们能否付诸行动体现出价值。

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教育转型,我们不仅需要对未来的事物有一个彻底全面的认识,而且还需要有强劲的战略,助力我们做出改变。

可以说,教育改革之路,是一批批没有得到好好实践的好主意铺成的。法律、法规、教育系统、机构……这些教育界领导者关心的问题也只是冰山一角。

四、教育改革的阻力在哪里?

改变学校体系为何如此之难?在于冰山之下有着无形的阻力,这些无形的阻力关乎多方利益,关乎信仰,关乎动机,更是关乎焦虑——尤其是那些与教育紧密相关的人们——包括家长和老师共同形成了这股阻力——这是易于爆发冲突的交界地带,因为教育改革的这一部分往往会成为公共政策所触及不到的盲区。这就是为什么教育领导者除非能够实现多方面的共识,对改革持共同的拥有感,否则很少获得改革成功的原因。除非他们有能力去创造一个鼓励创新,而不是单纯满足合规的氛围。

教育不仅需要向前看,而且还需要向外看,博采众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教育体系与那些固步自封、畏缩不前的教育体系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

能不能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迈出脚步去发现这个世界,或许就是一个教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分水岭。

世界不会沉湎于昔日的辉煌与传统,也不会宽恕暗含在习俗或者惯例之中的脆弱与无知。成功终将拥抱那些敏锐的、顺势而为的、不长抱怨的、开放的个体与国家。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