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作者: 蔡清田 已有0人评论 2018/11/15 14:22:34 加入收藏
除了分阶段,还要分领域科目,最重要的是以核心素养为真正的核心。这里要把学科做一个整合,刚开始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科专家不接受核心素养,经过我们的研究、沟通,将课程理念和各学科的基本理念结合起来,推动了各学科接受我们的各阶段的教育核心素养,然后结合领域的基本理念与教育目标,然后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最后提出各学科的学习重点。前面完成之后,我们提出了12年课程发展指引的研究报告,特别强调每个学校都要教核心素养,每个科目都要教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主轴,促成各教育阶段的连贯和各领域的统整。这里面最难的部分是学科,所以我们对学科花了特别多时间,希望他们不仅有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学科核心素养编码的逻辑,也就是说核心素养要跟学生核心素养相互呼应。这里面有一些编码的设计,分学科做设计。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三个项目必须要完全按照核心素养的项目,每个学科课纲设计核心素养时,一定要呼应九项核心素养。
最后要把学科的内容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打通。特別是,将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之间的课程桥梁成功地搭建起来了,这个对编教科书,甚至于对于中考、高考都有很大的帮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和学,我们更重视要教什么,还有要考什么,就是中考、高考的题目,除了显示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呈现出考题是要考哪一条核心素养。只有能把核心素养点出来才能纳入未来高考与中考的考题。最后是把核心素养当成是我们这次台湾十二年基础教育课改的关键DNA,最重要的是透过“核心素养”进行十二年基础教育课程垂直连贯和水平统整。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