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 阙明坤 余蕊 已有0人评论 2025/1/21 9:10:55 加入收藏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特质进行了鲜明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内涵释义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教育强国本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
(一)思政引领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
思政引领力是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而形成的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政治力量。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中居于首位,是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生命线,决定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道路。纵观历史,党在引领人民推进革命斗争、国家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力量,思政引领力的概念提出,不仅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承继与发展,其本质更在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思政引领力在建设教育强国这一庞大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中,具有独特且至关重要的地位。它蕴含着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指导力和价值塑造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政治属性的核心体现,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思政引领力在于通过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人才竞争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战略属性
人才竞争力是通过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从而形成的一种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量。它展现出多维度、综合性的特征。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才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潜能及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上所展现出的综合效能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人才竞争力包括人才自主培养和教师队伍的竞争力;职业教育人才竞争力主要聚焦于技能型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人才竞争力是一个教育强国焕发出来的最根本力量。目前,我国已构建了规模宏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位居世界前列。党始终把人才培养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要素,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与激励,同时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高端人才回国效力,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面对新使命新征程,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既要致力于培育更多的顶尖学者、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精英以及卓越工程师,还要注重打造更多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高水平技能人才以及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满足我国庞大的人才需求,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加快构筑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科技支撑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创新属性
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通过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引擎的力量。教育强国的科技支撑力可以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支撑力展现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是两者相互赋能的鲜活例证,也是驱动教育体系迈向现代化、有效应对数字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的核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现代社会已经演变为知识社会和创新驱动的社会,唯有持续争夺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根基稳固。一个国家要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或者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通过科研创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四)民生保障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人民属性
民生保障力是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人民对高品质教育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民福祉和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民生保障力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人民属性,聚焦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教育强国,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发展教育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通过教育公平来增强社会的公正性,不断回应并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深切期盼。我国教育事业尽管在基本保障、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需持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质、可及范围及便捷程度,提升教育的社会治理能力,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面临的紧迫难题与普遍关切,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能够更为广泛且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五)社会协同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协作属性
社会协同力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整合各界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促进社会要素齐全、社会结构有序协调、社会功能完整、社会治理优化,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协调性、整合性、黏合性的纽带力量。具体而言,社会协同力涵盖教育、科技、人才的同步推进,终身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机会的整合协调,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科技与教育的紧密结合,产学研用之间的协同创新等一系列改革互动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它还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在教育领域的协同育人机制上,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共享、活动开展等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社会协同力强调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聚合力,注重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相互协作,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协同发展,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六)国际影响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世界属性
国际影响力是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全球教育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辐射效应、传播能力、话语影响的力量。这种国际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教育层面,还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教育体系中,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理念、成果以及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越来越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例如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鲁班工坊、海外分校、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非大学联盟、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均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名片。当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正处在从以往“量”的扩展逐渐向“质”的提升转型阶段,国际合作由局部试点探索转向广泛、深入的国际战略合作。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可以推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和优化配置,输出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逻辑关联
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紧密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思政引领力决定教育强国的发展方向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引领力对教育强国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核心要素,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战略层面的引领作用,以保障教育强国建设能够始终坚守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都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才能确保思政引领力。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只有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纵观教育强国“六大特质”,思政引领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盘”。首先,思政引领力为其他特质的显现发挥引领方向、凝心聚力的作用,为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价值导向,确保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符合党和人民的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其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为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思想保证。同时,人才竞争力等其他五大特质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使思政教育更具说服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增强思政引领力。
(二)人才竞争力是教育强国的核心
国家进步靠人才,民族兴盛靠人才。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激烈竞争中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力是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途径。人才竞争力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目标和基本特质。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建设“人才强国”,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若无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基础力量来源,那么教育强国的其他特质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将无法实现和彰显。人才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才竞争力是教育强国的最基本特质,也是最核心特点。人才竞争力是思政引领力等其他五大特质的基点,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的教育强国是人才济济的强国,通过教育培养、保留、吸引和利用优秀人才,使人尽其能、各展其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赢得国际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同时,思政引领力、社会协同力等其他特质也为增强人才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
(三)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的引擎
我国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均依赖国家的科技实力。当前我国仍面临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欠缺、尖端人才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确保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从而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各级各类中小学是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后备人才的核心阵地,关系到国家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储备。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加强工程思维和工程创造力培养,提高人才供给的自主可控能力,对长远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问题至关重要,对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科技支撑力作为教育强国的关键力量象征,为教育强国的其他特质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功能价值。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学生思政、教师思政插上智能化翅膀,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政引领力。科技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高民生保障力。科技的进步也有助于提高教育治理的效果,提升社会协同力。此外,科技创新有助于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合作与全球治理体系,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反之,教育强国的其他特质也影响着科技支撑力的提高与作用发挥。
(四)民生保障力是教育强国的基础
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是教育强国对内作用的充分彰显。答好人民对教育的急难愁盼考题,彰显教育强国的民生保障力,核心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理念,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在教育质量层面上的差距。民生保障力作为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与其他特质互相补充和促进。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民生保障力的提升创造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社会协同力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动力,汇聚各方力量,从而增强民生保障的有效性;民生保障力的提升又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为思政引领力的实施提供社会认同基础。同时,民生保障力可以展示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为展现教育在世界舞台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实践样本。
(五)社会协同力是教育强国的枢纽
教育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布局的重要交汇点。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是教育强国“六力”的枢纽。随着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巩固,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将逐渐形成。发挥社会协同力的枢纽作用,需要构建家校社相协同的责任体系,既要求各级政府承担起协调领导、调配资源的主要责任,也要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协同力,能够促进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体系之间协同互利,统筹一体化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有利于推动政校企、校家社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与相互赋能。社会协同力在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中发挥联结作用,对于其他特质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协同力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家校社共育,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人才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科技支撑力的增强提供助力;推动教育资源向基层、农村、西部等薄弱地区和群体倾斜,提高教育公平性和普及率,为民生保障力提供支持;通过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影响力。
(六)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标志
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标志,不仅在于自身教育综合实力的增强,更在于与全球其他教育强国相比时,教育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即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坐标体系中评估我们的教育强国建设水平和成就。从全球视野来看,教育强国最外显的指标就是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世界舞台的位置从“相对靠后”逐渐走向“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对外展示国家教育实力的“窗口”。一方面,其他五大特质共同为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进行内部支持和赋能。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通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奠定基石;思政引领力、民生保障力和社会协同力有助于凝聚共识,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全球展现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成就,进而为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国际影响力也助推其他“五大特质”的增强。提升国际影响力可以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增强思政引领力的说服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和服务,能够激发社会协同力和优化民生保障力。
三、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六大特质”的彰显之道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进程中,要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通过精准施策来进一步彰显“六大特质”。
(一)以党建思政为保证,提升基础教育的思政引领力
一是强化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健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明确党组织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贯彻落实,不仅要体现在学制安排、课程设置等宏观层面,更要细化到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微观环节。
二是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生命线,直接决定基础教育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青少年学生日益多元化的思想状况,需要全面加强思政教育,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思想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成长,其思想认识受到影响,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紧密贴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传统讲授式、灌输式单一模式,增强实践性、互动性、情境性。
三是加强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体系。思政教育不应孤立存在,而应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如历史课中的爱国故事、语文课中的文化传承、数学课中的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等,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基础教育的人才竞争力
首先要抓“五育融合”,常态化发展素质教育。当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教育“内卷化”存在的风险隐患,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德育铸魂、智育赋能、体育强志、美育润心和劳育塑人,构建“五育”融合渗透体系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路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开设专门的融入中国话语体系的德育课程,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要进一步强化体育、美育、劳育,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大力推行“阳光体育”“第二课堂”,把大课间还给学生,丰富课后托管服务,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指导,保护好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和探索欲,重塑“好学生”的形象。
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上,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成长平台,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激发创新潜能。与文化场馆、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沉浸性的体验和探索中成长。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有深厚前沿的学科、教育知识和素养,同时应引导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包括教育政策素养、家庭教育素养、融合教育素养以及国家安全素养等。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涵养师德师风,激发教育热情,助力更多教师成为真正关心学生成长的教育家型教师。
(三)以科学教育为驱动,提升基础教育的科技支撑力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奠基工程,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时代变革和科学教育内涵的转变,对加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科学教育是针对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聚焦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减掉额外负担,增加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加强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培养,加速构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整合校内外科学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肥沃土壤,前瞻性地构建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与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构建新时代“学段一体化、主体多元化、要素现代化”的“大科学教育”新格局。科学教育要确保公平性与高质量培养并行。要大力发展STEM教育,接轨国际科学教育体系。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学科领域的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挑战而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新加坡在K-12年级全程开设了STEM课程内容。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高水平的STEM后备人才力量是我国抢占世界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支撑,中小学要加强STEM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以优质均衡为方向,提升基础教育的民生保障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夯实民生保障力关键在于满足人民对多样化和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基础教育的民生保障力,要以优质均衡为方向,形成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合理使用。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千方百计解决“入学难”“入学贵”“分流焦虑”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为每位儿童提供优质早期教育,构建促进家庭就业的儿童保育体系。促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全面推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及随班就读模式转型升级。健全学前教育法律制度,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尝试探索发展特色高中、科学高中、综合高中。促进民办中小学特色发展,提升民办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水平。加强预判人口出生率变化、老龄化、新型城镇化等趋势,做好顶层设计和资源调配,动态调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遵循教育规律,摒弃“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禀赋,提供适合的教育,完善升学入学机制,努力破解教育“内卷化”。
(五)以家校社联动为纽带,提升基础教育的社会协同力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基础教育具备强大的社会协同力。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三方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共同办好教育事业。以家校社联动为纽带,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是发挥社会协同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应有之义。三者之间拧成一股绳,有效形成教育联结的合力,要加大推广“教联体”建设,营造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联体”的统筹领导,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和做好指导服务,家庭要履行教育主体责任,社会资源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要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共同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和关键问题。当前中小学生近视低龄化、过度肥胖、沉迷手机、叛逆暴力、焦虑抑郁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亟需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合作,撑起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保护伞”。健全政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教育、文旅、科技、宣传、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部门资源,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资源共享、密切合作。
(六)以对外开放为契机,提升基础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一方面,要胸怀世界,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有选择性地吸收国外基础教育领域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做法,增加基础教育特色化的公共产品国际供给,培育基础教育国际口碑项目,积极开拓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赛道。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做强“留学中国”品牌,鼓励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鼓励国内中小学校与大学海外分校建立联系,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辐射力;积极培育一批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体系、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性的学校品牌;搭建平台,谋划开展中小学国际交流项目,开办在线共享课堂或空中课堂等。另一方面,要增强“四个自信”,深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筑牢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根与魂。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负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使学生成为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合作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
(作者:阙明坤,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余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