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世界先进教育已经换了新赛场,而我们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

来源:童书妈妈三川玲 作者: 白滔滔 已有0人评论  2018/10/26 10:15:30  加入收藏

从2008年至今,超过五分之一的以色列大学教授,被欧美知名大学挖走。过去几年,美国共有十八个州派出高阶访问团到以色列,争相拉拢高科技创业人才,其中马萨诸塞州、加州和纽约抢得最凶(资料来源:以色列智库托布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但是,你们知道吗?以色列十五岁青少年的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成绩,数学与科学两项都在世界第四十名,远远低于中国上海。以色列七所著名大学,在刚刚新出炉的《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最好的希伯来大学排第191名,落后于很多中国的名校。

我们成功的秘密不是大学,而是人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一语道破天机。

以色列的孩子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考试考出好成绩,而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诺贝尔奖不是考试高分得来的,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得来的。

 在以色列一所公立小学,二年级的科学课程,主题是“世界上的房子”。教室里,你不见老师站在台上念课文,而是十几个小朋友动手做实验,老师引导思考:房子的材料有哪些?要怎么配合气候?哪些房子适合盖在什么地方?要怎么设计?

一位当了22年的老师说:我们用的是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用活生生的问题,激发学生找解决方法。例如,沙漠缺水,要怎么找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意义地学习,为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我们强调竞争别人在培养合作

在万有幸福空间,联合采访芬兰教育专家,赫尔辛基大学科丝婷 ∙ 罗卡教授

前几天,芬兰“现象教学第一人”、赫尔辛基大学科丝婷 ·罗卡教授在芬兰大使馆文化参赞的陪同下,前来万有幸福空间交流。我和三川让她给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一些建议,她犹豫了一下,说,虽然可能很难一下子改变,但是,请尝试着不要让孩子“过早竞争”! 

这恰恰是芬兰教育成为全球第一的关键所在。 

无独有偶,在这之前,我采访获得了戛纳大奖的法国导演席里尔·迪翁时,他也称:芬兰所代表的教育,是全球未来的方向;而其中最令他触动的,就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任何一所学校里探寻自我的价值。”

以我目之所及,在西方大多数的学校里,都在提倡项目式学习、团队式的合作、混龄式的组合、多文化的交融、多学科的交叉,很多的考试和评价,也都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的——这不仅是在大学阶段,在中小学阶段也都是如此。这些,已经不是创新教育,而是主流教育了。 

在童书妈妈内部的分享会上,有一位同事,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都是在强调的个人竞争。你得了全班第一,就淘汰掉了几十个人,你得了年级第一,就淘汰掉了几百个人;你得了高考状元,就打败了十几万人。

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觉到处处都充满着敌意——如果和你成绩相当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感到欣喜和庆幸——这不是我们人性有多恶劣,而是我们在竞争制度下的生存本能。

但是,冲破了所谓的重重难关,打败了很多同龄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你才发现,不是你把同事打败了,你就成功了。反而,如何和同部门的人合作,如何跨部门的合作,如何调动更多资源的合作,才是把事情做好的关键。

哪怕完成一张活动海报的工作,你不能和设计部、营销部、行政部的同事合作,这件小事情你都无法很好地完成,更遑论其他。

美国奇点大学在球场上演示无人机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想去探讨什么现有教育体系的合理性、必要性,也没有能力去给出一个完成的修改和替代方案——但是,我只是从最朴素的、最实际的角度去考虑。

我的孩子如果从小就被迫学会的是对人不能太真诚、太老实,要存心思、有心眼儿,随时提防、随时警觉,怕吃亏、怕被淘汰。那么,长大成人之后,他的这种怀疑性人格的心态,怎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呢?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