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钟秉林:中小学教育未来要应对四大挑战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已有0人评论  2017/11/23 14:45:22  加入收藏

第三,STEAM教育的新挑战。

STEAM教育是一种重实践的、强调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科学和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四边形学科,而技术、工程和艺术则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应用型学科。把这几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理解,完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STEAM教育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中国也在2016年把STEAM教育写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文件。落实STEAM教育,首先要了解STEAM教育的基本特征:

1、STEAM教育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要结合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项目,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这个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到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科研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度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都会带来巨大的作用。

2、STEAM教育很注重学习过程,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际问题连接起来。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动手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很重要的是STEAM教育允许失败,所有的成功都是在挫折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中实现的。

3、STEAM教育强调改革评价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阶段性的检验学生个体的成长和不足,把创新能力、时间管理、思考方法、沟通合作这些指标融入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跨学科学习、思维和实践,同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STEAM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很好的理念,但是如何去实践?

1、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跨学科综合能力,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的学习,通过团队的作、设计、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2、打破学科壁垒,重构课程结构,研究STEAM教育的校本教材,建立STEAM实验室或创客中心。

3、进行多样化探索,不要一个模式一刀切,跟风跑。例如可以把STEAM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或者把STEAM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科课程中。

4、STEAM教育要建立协同机制,政府、学校、家庭、教研机构、教育社团共同参与,同时要通过努力实现课程内容和课外,校内和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

第四,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范围内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协调发展。教育国际化在当前也显现了鲜明的特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大势所趋。例如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教师国际流动明显加速。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了54万,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人员超过了44万。

此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增长也非常迅速,国际化的课程、教材和课件,这些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传播的速度加快。随着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教学资源的流动,必然伴随的是教育理念、先进的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和融合。我们要能够积极的学习借鉴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结合校情探索有效的做法。同时我们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1、首先要能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教育发展重点聚焦在公平和质量上。例如各国普遍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探索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另外还会关注农村孩子、城市贫民孩子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2、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沟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探索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实践。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兴趣特长发展,让学生突破狭窄学习环境的定式,在学习过程当中更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要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办学实践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要通过推进国际化进程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尤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指导学生开展课程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开展跨文化学习,知道学生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外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相结合。我觉得国际化越是加强,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程度越要相应的提升。一方面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区情、校情,来进行创造性的多样化的实践,不要一个模式一刀切。

此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教育也有自身的优势和强项,我们要让世界分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教育的国际化做出中国贡献。

总之,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的发展,STEAM教育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无论哪一点都会带来中小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应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挑战,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中小学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必然涉及到中小学教学组织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必然涉及中小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涉及到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如何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所以,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工作者,要能够主动应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挑战,改革创新,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0
0
关键字:中小学 教育 未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