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李希贵:当你为了学生,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来源:教师博览 作者: 李希贵 已有0人评论  2017/11/7 20:25:25  加入收藏

信息反馈系统必须双线。校长、副校长要了解学校情况,靠老师是一条线;但是必须有第二条线——靠学生。

如果仅仅通过一条线来了解情况,那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建立一条双线的回路,是活动的第一个目的。 

第二、在学校里,校长跟学生没有朋友关系。全部都是教学关系、官方关系的话,就听不到学生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必须有非常亲近的学生朋友,有些事,老师还不知道,你知道。而且,这种亲近关系会正向传递,他会告诉他的同桌、他的同伴,使这些同桌和同伴也跟校长亲近。 

第三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重大的问题,关键时候有校长挺你。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学校才会安全,才不会因为由于教育者偶尔在岗位、环节上的情绪失控,导致学生受到过大的压力,出现一些极端情况。

所以,“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不是一个教育活动。如果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那他就不来了,所有的目标都没法实现。学生来了,校长就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不在今天,一定在明天和后天。

这是“第一把尺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用好了这把尺子,就不至于南辕北辙。

第二把尺子: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例一:教师岗位要和学生关联起来

我在高密一中自主改革的时候,给教师和职员都明确了级别。比如初级骨干教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师德修养较高,品德言行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绝大多数学生,是85%的学生。

所以,初级骨干教师、中级骨干教师、高级骨干教师、副主任教师、主任教师、特级教师,这些都有关于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约束。但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只是从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的繁重程度、星期六是不是值班这三个维度来明确职员的岗位高低。

当三个原则没有一个和学生关联,当职员的工作意义仅仅和繁重的工作、技术、不值班联系的时候,它的意义在学校里就大大受损。

所以,把职员的岗位和学生关联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例二:当你为了学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去年高三毕业的一届学生,有四个学生进入了国家队,获得了全国的金奖,而且根据教练的判断,这四个学生只要到美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一定全是国际金奖。建校60多年,我们一个金奖还没有过,这一次可能有四个金奖。所以,老师非常激动,学校也非常兴奋。

但是突然之间,有三个学生提出:“我们不去参加国际竞赛了。想用这一年的时间不去重复训练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我们要好好地学一学大学的物理课程。”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