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9/7 10:26:34 加入收藏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