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斯宾塞:快乐教育的先锋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2/9 15:43:59  加入收藏

  斯宾塞主张一种基于兴趣与热爱的快乐教育,认为学习有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深度愉悦。

  他一直以这样的理念教育自己的侄子,小斯宾塞14岁即被剑桥大学录取。镇上的居民都说:“除了斯宾塞家,所有家庭都在抱怨教育孩子的苦恼。我们都是在哭声中种土豆,只有斯宾塞家在快乐地种金子。”虽然这些话里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和大多数人相比,斯宾塞的教育充满了快乐。斯宾塞认为,教育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当一个孩子不快乐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孩子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信心会减弱,即使是伟大的教育家也会束手无策,相反,如果在他们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比较容易。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斯宾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有了这面镜子,父母们就有了改变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同时,父母的改变也使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斯宾塞认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因为这时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和强迫他学什么。这样可能因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孩子的天赋太差。 

  3.努力营造快乐、鼓舞的家庭教育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4.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忧郁不开心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三、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片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多数家庭常常不知道从何入手。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开始快乐教育的第一步。为此,斯宾塞设计了一种12张纸牌的游戏:拿12张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有助于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问题,比如“讲述一下你最不愉快的事情”“选一个你周围的人进行评价”等等,然后他和小斯宾塞还有保姆德赛娜轮流掷骰子,掷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回答上面的问题。这12个问题是:

  (1)讲一讲你最不快乐的事情。

  (2)讲一件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

  (3)评价一个你周围的人。

  (4)今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只限3个)?

  (5)你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

  (6)哪件事,你努力了,但成效不大?

  (7)深呼吸3次。

  (8)拥抱一下你喜欢的人。

  (9)说一说你做的一个梦。

  (10)生日的时候你最想得到什么礼物?

  围绕这些主观问题来设计纸牌,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诱导孩子呈现他的所思所想,以便家长对症下药给予疏导。一般而言,轮到小斯宾塞回答时,他的每个答案都会成为斯宾塞破译小家伙心理密码的钥匙。而轮到斯宾塞回答时,他通常会借机向小斯宾塞提出期望,或者示范正确的待人处世方式。比如,他抽到“今年你最盼望得到什么?”时,就可能回答“我最期望,小斯宾塞可以懂得三件事。第一是明白快乐学习的秘密;第二是清楚自助教育是人生中最有益的;第三是拥有健康的心智和体魄”等等。这样,斯宾塞娓娓道来的答案再次发挥了正面的影响力。尽管孩子可能不完全听得懂家长的教导,但斯宾塞认为在孩提时代,父母郑重地阐述一点道理,和给他们讲故事、玩游戏一样重要,他们也许不会全懂,但会受到感染。

  这种游戏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可塑性也很强,卡片的数量可以不只是12张,家长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纸牌上的内容,可变通的余地非常大,根据孩子的理解力、生活经验、教育目的之不同,可以变换出许多花样,囊括情感、认知、生活状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后来许多英国家庭都做这种12张卡片的游戏,有的还在里面加进了讲笑话、表演节目等环节,通过玩这种游戏,亲子和教育的功能都达到了。再后来,12张纸牌游戏获得更多人的认可,美国、瑞典、德国和法国的家庭也从中获益,这种游戏最后被命名为“斯宾塞纸牌”。

  斯宾塞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具体表现,来剖析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很多例子,可以直接作为家长和老师模仿教导孩子的典范。杜威曾称赞斯宾塞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独有的光辉照亮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激励着教育工作者不断进步。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