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五言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1/18 21:10:50 加入收藏
你们现在意气风发,满怀希望地想理解这个世界,找准你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并弄明白如何为它的进步贡献你的力量。那么,当你对不同意见产生重大怀疑时,怎么去抵制“失实表述”的魅惑呢?
教育界也充满了“失实表达”
我对那些在你们这样的年轻学子,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界颇有市场的“失实表述”高度警惕。我有满满一架子关于当代社会的书,它们试图让我相信:
顶尖名校的学生不过是优秀的绵羊
文科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真正有想法有勇气的学生都辍学去创业了
没有主见的“千禧一代”需要父母出谋划策
大学教授的政治观点千篇一律
现在的学生都是柔弱的温室花朵
不放弃言论自由就不可能形成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
我们的高等学府是与现实隔绝的象牙塔,等等。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优秀的绵羊》,他认为美国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优秀的绵羊》
作为回应,我想说,你们在耶鲁所受的教育不仅会释放你的想象力,增进你的学识,推动你的职业生涯,更会提高你的领导力,让你在这个两极分化加剧的浮躁时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这种能力无疑相当重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你们的老师和导师都非常出色。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生涯有力地见证了训练有素地、理性审慎地追寻光明和真理是多么有价值。
我们的老师(无论是工程专业、经济学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环境学专业),都秉承着同一价值观,那就是,任何简单粗暴、煽风点火、歪曲误导的表述都值得怀疑。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偏见。但是,作为学者,我们力求审慎,对于所调查和最看重之事能有理有据地表达意见。如果学术界丧失这一理想准则,我们就会迷失;如果高等学府失去这一准则,整个世界都将迷失。
我可以提供一份长长的耶鲁教师名单,这些耶鲁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实验室、档案馆、图书馆和田野调查的现场,寻找证据,挑战已经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失实的表述,以及高度可疑的所谓常识。以下是一些例子: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法律系统几乎完全建立在世俗传统之上,当代法律中的质询体系是对中世纪经典本质性的背离。但耶鲁中世纪历史学教授Anders Winroth反驳了这个“失实表述”,他提供了很多证据,证明当代法律其实根植于中世纪传统。
过去,宇宙天体学的重要理论多建立在“地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球”这一假设之上。天文学教授Debra Fischer却发现银河系中有很多类似于太阳系的、行星围绕恒星而转的结构。
医学研究者们多年来一直以为性别与疾病传播基本无关。耶鲁妇女健康研究中心主任CarolynMazure,一直在研究性别在大范围的生物体系中造成的重要差异,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健康医疗实践中。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