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得失的六个问题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1/13 19:40:45  加入收藏

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德融课程展示

  一、怎样实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离不开深度课堂,但有深度的课绝不是指难度大的课。

  课改走向深入的时候,深度学习必然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什么是深度学习?在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林高明看来,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深刻学习。

  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徐洁在“深度学习是怎样发生的”话题探讨中表示,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而言的概念。浅层学习是机械的、接受式的,以记忆和复制为特征,是不求甚解的学习;深度学习则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理解,以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性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建明认为,深度学习离不开深度课堂。他强调,有深度的课绝不是指难度大的课。难是就知识本身而言的,但深度说的是课堂的教学境界。

  与周建明的观点类似,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的彭德正也认为,深度学习与课堂密不可分。他在《深度学习即回归“真学习”》一文中提出,真正能够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好课堂,应该是用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吸引学生,用合作学习的丰富体验吸引学生,用探究学习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用学习中的情感交际吸引学生,用“不会”到“会”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总之,要用精彩的知识吸引学生,用学习的本真迷住学生,让学生沉浸在生命成长的幸福感中。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师孙玉生则认为,深度学习应包含五大要素:

  一是知识再建,即知识系统的重组及反思;

  二是问题意识,只有学生的真问题存在,才能谈得上课堂的深度学习;

  三是学以创新,深度学习重视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学以创新,懂得知识的迁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四是不懈批判,深度学习倡导批判性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是多维思辨,深度学习倡导多维思辨,就是让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成为学习者”工作室发起人项恩炜给出了深度学习的3个评判标准:

  学习者是否站在发生的起点,面对所学的内容——我知道为什么要学,学的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

  学习者是否站在觉察的角度,面对学习的过程——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学的,又该怎么学为好;

  学习者是否站在未来的世界,面对所学的内容——我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我可以怎样用。

  如果回答:是,是,是,那就是深度学习。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