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作者: 杨东平 已有0人评论 2017/1/15 14:37:14 加入收藏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我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新问题,其中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农村教育问题,另一个是留守儿童问题。
一、农村教育需要底部攻坚
中国的农村教育在最近十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原因就是学龄人口大幅度减少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小学生人数从1999年的1.3亿人下降为2009年的1.0亿人,下降了25.6%。2011年,城镇人口常住人口比例达54%,但城镇户籍人口仅为38%。这两“大”造成了第三个“大”,就是大规模的撤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吉林、内蒙古、黑龙江、青海、山西的教学点减幅达到80%以上。在一些西部地区,一个县原来有300所学校,撤并以后是30所,造成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校车事故、流失辍学、留守儿童等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针对上学远的问题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2012年国家审计署调查的1185个县中,有833个(占70%)县的学校平均服务半径有所增大,初中、小学的服务半径平均达到8.34公里、4.23公里;特别是西部地区270个县的初中、小学服务半径平均达到14.35公里和6.09公里,上学路成为非常艰难的道路。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显著增加,据201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十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初中生的年均教育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为1911.5元。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三种特别值得关注的农村学校:城镇地区的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农村寄宿制学校,还有农村小规模学校。这三类学校的问题各不相同,都很突出,非常值得关注。
在城镇地区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班级规模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尤其在河南、安徽、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100人以上的班额非常普遍。河南周口地区的一个初中,平均班额120多人,最后一排的学生只能站着上课。
国家把寄宿制学校作为解决上学远的主要办法。2011年农村寄宿学生总数达到2907.6万人(小学987.8万人,初中1919.8万人),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率总体达到26.6%,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52.88%。16个省初中生寄宿率超过了50%,6个省超过60%,广西初中寄宿率甚至达到88.03%。西部12省区明显高于全国。2011年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率达到34.30%,初中学生整体寄宿率达到62.36%,小学生寄宿率达到19.65%。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