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校长传媒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6/10/27 13:59:07 加入收藏
中学:研究项目展开跨国合作
新加坡的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e,HCI)是一所精英中学。它仅招收最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获得先进的教育设施,比如原子力显微镜和细胞培养孵化器——这些设备即便是一些大学生看来也会眼红。但对该校研究主任来说,这些设施仍然远远不够。她一直希望可以给学生更多挑战,给他们一个与外部世界相连的研究科学的环境。
在认识美国教育专家乔治·乌尔夫(George Wolfe)之后,她的想法终于有了落实的机会。乔治·乌尔夫告诉她,他决定成立科学学校(Academy of Sciences,AoS)——一所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施特林市(Sterling)的公立精英中学,学生在其中可以设计和做科研。两人达成共识,即开展合作。
从2006年开始,每年10月,新加坡华侨中学有12名左右的14~15岁学生,有机会到这所美国科学学校参加持续一学年的研究项目。他们每4人一组——每组有两名来自新加坡和两名来自美国的学生,参加一些实验,如筛选具有抗菌化合物能力的蛆虫。9个月后,美国科学学校的学生会到新加坡华侨中学,和实验伙伴一起完成最终的分析,并完成实验结果展示。
美国科学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阿什利·弗格森(Ashley Ferguson)说,一开始,很多传统文化套路会产生明显影响。她说美国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自由流畅地对话,而新加坡华侨中学的伙伴则更加专注。目前在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读书的阿什利·弗格森说:“我们应该更好地学习更加结构化、逻辑化的思维方式。”
最重要的是学会团队协作,新加坡华侨中学研究主任和美国教育专家乔治·乌尔夫都这么认为。对于这个科学教育合作项目,新加坡华侨中学研究主任说最好的地方是“学生开始彼此关心,为彼此考虑”。现在担任美国科学学校校长的乔治·乌尔夫也表示:“我们的使命是教会孩子们如何做科学。如果你看看现实世界中科学家真正做的事情,会发现没有人在真空环境中工作。”
大学生:跨学科研究进行中
当泰勒·黑斯特(Tyler Heist)考虑他在大学第一年的计划时,他决定让自己沉浸在科学之中。大多数高校科学课程都是由单个院系管理,仅仅集中在一种科学领域,但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 of Richmond)的《综合定量科学》(Integrated Quantitative Science)课程却同时提供5个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更好的是,这些课程会组织一些跨学科问题的专门课时,比如抗生物耐药性和细胞对热量的反应。2010年,泰勒·黑斯特申请了该课程的20节选修课并通过了考试。正是得益于此,今年年底他将去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攻读跨学科的计算机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博士。
跨学科课程起源于十多年前的一份报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报告中总结称,生物学研究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与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家紧密相连,但生物学教育还没有跟上这一脚步。
里士满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艾普尔·希尔(April Hill)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是通过真正科学问题的聚焦,从多学科领域审视核心问题,从而重新设置入门课程,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一门课接着一门课地逐一学习。艾普尔·希尔与其同事在2009年首次开始设计他们的交叉学科课程。
尽管跨学科课程并不新鲜,但艾普尔·希尔的方法却新颖独到——针对入门课程结合了5个不同的学科,包括在课程结束后还开设了一个夏季付费实验室研究课堂。她说,用来整合多个学科的额外工作远远超过所付的费用,这项课程同时促进了她所在团队——基本多细胞生物发展管理基因网络——的跨学科合作。艾普尔·希尔说:“现在,我已经有了6年的跨学科教学经验,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开设这个课程会怎样。”
泰勒·黑斯特也表示,该项目是一项高水平课程,帮助他阅读包含物理学或计算生物学在内的主要生物学文献,并表示该课程还丰富了他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