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陶建军 已有0人评论 2016/12/27 9:25:16 加入收藏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中心小学校本生态建设工作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学校的生态建设。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构建校本生态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指点。
课程是学校教育运行的手段,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载体,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追求和价值取向。课程的生态教育就是要研究课程规划对学校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均衡发展,以此促进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尊重、平等、合作、主动、创新自由发展。
我校依据“以生为本、生态多元”的理念对学校的所有课程进行全过程、统整性的规划,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以传统文化中的齐文化教育为根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在自主、和谐、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推进校本课程改革,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让教师收获事业的成功,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设置多彩校本课程,保障学校课程均衡发展。
我校位于齐国故城遗址旁边,依托地域优势,根据师资力量和当地农村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以“齐文化教育”为基础,以“开放包容 自由生长”为办学思想,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多彩课程的想法。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传承和弘扬齐文化,树立为建设更美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1、课时分配。学校除按照规定开全国家、地方课程的课时外,学生还享受着每周一节阅读课,一节写字课,两节齐文化教育课。齐文化教育课占用的是每周三下午连着的两节课,以“齐文化”为基础,开设了七巧板、奇迹创意、绘画、书法、小导游、齐文化情景剧改编、齐文化动漫设计、3D打印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2、师资配备。本校教师依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选择校本课程中的科目担任辅导教师,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严格落实。学校还聘请了临淄齐文化研究社的专家到校给予指导,同时也聘请学生家长和熟悉齐国历史的老齐都人担任学校的志愿者辅导老师,既解决学校校本课程师资短缺的问题,又把学校、家长、社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合力。
二、构建校本课程生态,加强其相互间的联系,促进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1、以社团为单位的校本课程。学校以相继开发了以社团为组织的校本课程,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生态体验学习”课程体系:七巧板、奇迹创意、绘画、书法、小导游、情景剧创编等。社团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的齐文化知识,在玩、拼插、画、写、说、演中感受历史的再现和齐国的强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帮助,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学校还成立了齐文化动漫创新社团,师生共同动手以齐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为素材,制作成FLASH动画。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们仿佛走进了那段历史,了解了大量的有关齐文化的知识,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2、社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让家长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协同者。
(1)注重家庭教育建设,开发家庭教育课程。为让家长更好地协同学校、老师共同管理孩子,我校创建了家庭教育“三段”(低学段、中学段、高学段)课程,通过家长到校、“空中课堂”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家长参与率达到90%以上。同时学校定期开展亲子活动: “家校联谊劳动技能大赛”、“家长陪伴一年级新生入队”、“悄悄话”、“家庭运动会”、 “齐故城遗址小小解说员”、“亲子诵读展示”等,对我们这里的农村的孩子来说,这种家庭式的体验课程和活动,对孩子内心和他的成长造成的影响是重大的。家长也在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中受到启发和鼓励,得到了锻炼,更好的协同学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2)走出校门,体察风土人情、体验社会。学校每逢周末、假期都以级部为单位给学生布置不同的社会实践的主题活动,返校后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体验”解说。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了民俗民风,加深了对周围居住环境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另外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齐故城寻迹”徒步考察活动。学校规划了10余条线路,适合小学生的体力,每次不超过5公里。从学校出发,经由齐故城旅游景区。到目前为止,临淄境内的石刻馆,排水道口、殉马坑、孔子闻韶处、管仲墓、太公湖、车马馆、齐国历史博物馆、管仲纪念馆、晏婴墓等,我校学生都已探访。在这齐文化寻迹活动中,高年级学生担任小导游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还激发了他们探求齐文化渊源的壮志与豪情。
3、“自主感悟”活动课程。学校还将开设的心理健康、法制教育、传统文化、书法课、品德与生活(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教育等科目,一起整合成了系列自主感悟式的体验课程。
(1)社区体验课程:与学校周围村庄联手,建立“体验式教育社区”,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中接受教育。
(2)同伴交往课程:用“小班级大社会”的体验式教育观建立班级岗位课程和班级外交课程,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体验童年生活的幸福与成长的快乐。
(3)志愿服务课程: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生命教育课程:依托“教育从心开始”心理辅导活动研制生命教育系列课程。
“自主体验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使孩子感受到了学校是好玩的地方,在好玩的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核心发展素养,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我们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是创办适应孩子的学校,而不是培养适应学校的孩子。只有顺乎自然、敬畏生命、遵循孩子生长的规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成长。孩子们变得快乐了,我们老师就快乐,家长也快乐,社会更和谐!
以上就是我校在实施“校本生态课程”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还有许多考虑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