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之弦 作者: 教育部规划中心 已有0人评论 2020/3/14 11:28:33 加入收藏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起步的衔接期。
未来五年将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当前中国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些前所未有的变量和挑战面前,我们需要主动谋势,从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策略入手,以小见大推进新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形态。
一、个性化--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个性化”是许多未来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上都存在差异,需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前提,采用多样化的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施弹性化的管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得以发展。
个性化学习将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个别定制学习计划,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灵活支持,支持家长参与学生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区共同参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支持学生采取与其生活、兴趣、生涯目标相关的学习方式。
与当前教育系统相比,个性化学习系统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当前教育系统与个性化学习系统特性对照
二、混龄教育--给孩子最自然的成长方式
混龄班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另一重要策略,它突破年龄限制,使用能让每位学生获取最丰富学习体验的方式来组织学生,是差异化教学的新样态。
混龄班教学明确学生需求及学习能力,使用灵活小组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不断跟踪他们的学习过程。作为一种更适合于组织学生群体的方式,混龄班受到很多未来学校建设的青睐。
混龄班有诸多优势——
儿童可以与同一位教师接触较长时间,使教师对一位儿童的优点与需求了解更深;
儿童有几年时间去成长,从而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儿童被视为独特的个体,并得到个性化培养;
儿童不会被按能力贴上标签,而是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学习;
孩子们更容易形成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示例
根据初中阶段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初中各年段教材的编排、教学进度的推进以及任课老师的爱好与特长,探索出混合教学的一般模式。
混合教学的一般模式
三、小型学习群体--给孩子有归属感的学习社群
在学校方面,“规模小”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他或她是亲密社区的一部分。这不是简单地将一所大学校分成“房屋”或“小屋”,学生需要清楚地识别较小的社群,并感受到对较小单位的归属感,有共同目标和忠诚度。普遍认为,这个单位越小,就越有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示例
在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并写下初读感受后,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的初读感受。小组4名学生的初读感受涉及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经典句式、人物心理、结果推测5个方面,有14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在小组内分别作汇报,每位学生在了解其他学生的不同想法基础上,能够增进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这是教师讲解式的集体教学所不能实现的。
五年级语文教学小组学习实例图
四、探索式要素--给孩子最具新意的全面发展
1.艺术的复苏
新技术手段在学校的应用为增强和培养儿童的创意提供了更多的动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学习正在迅速成为一种多媒体体验,不仅需要技术诀窍,还包括艺术技能。不管学习的主题是什么,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专业地展示他们的作品,这需要一定程度的艺术能力。通过艺术能力与技术能力相结合,给学生更充分的职业选择。
2.塑造强健体魄
缺乏可持续的系统性健身方案不仅是健康问题,甚至会对学生的表现、旷课率和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在学校内发展体育健身项目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涵盖了包括舞蹈、有氧运动、瑜伽、散步、徒步旅行和骑自行车等各种活动。更完整的学校健身计划还将包括营养、健康和烹饪方面的相关课程。良好的健康状态包括均衡的饮食和有规律的锻炼,这些生活元素是有趣而愉快的,丰富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3.让师生相处“循环”起来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与教师每天必须教的学生数量成反比。“循环”指学生能够持续跟随同一个老师。
循环有以下优势:
拥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同样的老师和同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状态,减少焦虑和增加他们的信心;
教师和学生不需要每年学习适应新的名字和个性,所以实际学习时间在第二年会有所增加;
课堂纪律问题减少,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度增加,家长、学生和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潜在的问题。
未来教育创新与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从探索到实践的道路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单单依靠一方力量去推进。因此,在未来教育的前进之路上,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企业、社区、家庭等,采用恰当的教育创新策略,共同推进未来教育的发展。
【本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报告(总第348期)国际动态专刊,原文有删节。】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