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芬兰职业规划很“任性”:初中生得学会花钱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 周京峂 已有0人评论  2019/7/4 17:31:55  加入收藏

六月“考试月”刚刚过去,除了高考、中考引人关注外,填报志愿也受到家长、考生的格外关注。社会上还曾有“七分考、三分报”的说法,说的就是如果能够如愿在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中学习,不仅为日后的从业提供优势,还能在适合、喜欢的职业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但是,每年家长和考生都面临着“我应该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的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了解,以及对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没有规划。

近些年,北京市许多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课程、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发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东西,正确地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而在芬兰,从政府、教师、学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帮助芬兰公民拥有更好生活的能力。

一、平等给予机会,明确认知自我

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常任秘书长安妮塔·莱希科宁(Anita Lehikoinen)表示:作为我们政府部门,想要承诺芬兰人民更好的未来前提就是要用知识、技能和情感来支持教育和文化。芬兰教育和文化部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芬兰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做出一个强有力的愿景,并承诺将积极努力,透明和负责任地实现这一目标。

芬兰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让每个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和生活。那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芬兰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涉猎了一门“职业规划”的课程,针对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职业规划引导计划,让每个学生拥有平等的机会受到指导。

芬兰教师认为,自我认知、教育选择、职业规划技能这三大方面是一项终身学习的事情。芬兰创新智库中国区大使钱文丹曾在访问东芬兰大学的教师时发现,在芬兰,无论是农村或城市的孩子,都有权利平等地得到芬兰教育资源,教育者都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因为并非所有家庭都有学识和资源支持他们的孩子做职业选择和规划。对此,芬兰从教师、学生和政府三个角度来帮助公民对50年的职业成长进行引导。

二、政府:各类教育间没有歧视

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将性别平等、不歧视和相互尊重作为主旨,从上至下贯穿到每一名芬兰公民。政府表示,每名孩子都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未来,芬兰在高中这个阶段的亮点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社会中具有同等地位,社会上没有任何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芬兰还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平台。

2018年1月1日,芬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生效,提供满足学生和工作生活需要的个人技能,更加强调了芬兰教育是为了培养公民具备更好的生活技能。

三、教师:职业咨询师必须具有心理学硕士背景

对职业规划师的培养是芬兰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在芬兰,职业咨询服务属于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为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服务,要成为职业咨询师必须具有心理学硕士的背景。

芬兰不设立“私人”职业咨询师的行业,而这些职业咨询师既要有学识也要有经验,还必须具备教学法。芬兰大学的师范系会开设职业规划教师学位,这一学位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融合训练,学年为5年本硕连读,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才有资格进入中小学工作。

四、学生:学会自我认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在学校的不同学段,职业规划指导各有侧重。

在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启蒙和做决定的能力。中学阶段开设职业和创业素养的必修课,重在自我认知、职业体验和未来职业规划;高中阶段将会有自由选课制度,让大多数孩子已有自己心仪的专业发展方向。

此外,芬兰学校还抓住人生重大转型期,小升初、初中升高中和高考后选专业这三个时期,引导学生做好合理的规划。在这几个重要阶段,学生要学会自我认知,在职业规划师的引导下,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找到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和生活。

五、初中职业规划课程需要学习这三部分

芬兰初中职业规划课:模拟招聘、了解父母职业,还要学会花钱。

芬兰教育和文化部的宗旨是让没有父母帮助的孩子,也可以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启发下,挖掘自我内心的宝藏,对未来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如何让芬兰学生重视“职业规划”,这是政府和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重要课程。

芬兰将职业规划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小学、初中和高中,芬兰的职业规划课程有90分钟。在初中阶段,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包括职业信息检索、准确认识父母的职业和收入,以及学会花钱三大领域。

1.职业信息检索。

教师用电子屏与学生共同阅读报纸上的短期工招聘信息,共同挑选出适合年龄段的工作,并讨论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技能,探讨过后模拟电话面试,让一名学生进行面试体验。同时,另外一名学生将这名面试学生的面试过程从头到尾录制,为面试学生提供视频,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点评。随后教师会提供当地组织的“职业发展介绍会”,供学生自愿参与。

2.准确认识父母的职业和收入。

了解如何交税、家庭收支和当下物价,将职业理念放入家庭、社会的框架来谈,让学生体会职业发展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学会花钱。

为自己的假期制定一个完美的旅行计划,了解金钱的理念。

芬兰教师认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能力,有信心迎接未来的生活。职业规划教育最好的教室是职场,不仅限于大学的实习,从7年级开始,学校就会开放两天职业日,一天在学校充当职员,另一天是到家长的单位,提前体验生活,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

此外,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要将自己的意见作为人生路上的主导方向,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是芬兰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周京峂,北京教科院科教研管理与合作交流处

0
0
关键字:芬兰 职业 规划 初中生 学会 花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