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斯坦福教授:成长型思维比更能决定孩子人生

来源:良大师 作者: 徐大维 已有0人评论  2019/3/15 11:11:16  加入收藏

对于一个普通人,固定型思维的害处在于,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已要坐等风起,可这一坐就是一辈子。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反而倒逼自己变优秀。

一、思维方式的差别决定人生不同的结局

TED论坛有一个点击量很高的演讲:《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演讲者名叫Angela Lee,她原本是个教师,某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那些成功人士是否在儿童时代就有所不同?

如果确实如此,那些差异又是什么?

于是,她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去了西点军校;去看全国拼字大赛;还去访谈最棒的销售人员。

最终她发现,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体,而是对待挫败的态度。

她发现成功人士,年幼时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他们更在意的是,挫败后所汲取的养分,而并非失败本身。

这是一种特有的思维,叫做“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她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并受到比尔盖茨的推崇,书的英文名叫《mindset》,翻译成中文就叫做《终身成长》。

Carol Dweck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体育、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并提出,归根结底,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成功者是成长型思维,而失败者是固定型思维。

两者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因此,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而固定型思维者,认为可控因素少的可怜,自己不过是洪流中的一片树叶。因此,心智在年轻尚轻就停止发育,一直守至终老,才与身体一起埋藏。

二、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Carol Dweck在书中说,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就这点,对标我自己,还确实有过这回事儿。

十几年前,我做业务时,在公司前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大企业要招标。

于是,约了营业部经理前去拜访。了解完情况,就有点泄气,因为参与竞争的一共三家公司。另外两家都挺有来头,分别是那企业两个副总的关系。

而我们则是被客户在黄页中选中,没有什么根基。

有大客户销售经验的人应该明白,我们是何等弱势,应该就是陪太子读书,走个过场。

因此,我想随便应付一下就算了。可我的经理却不这么想,一定要我拜访到那企业的董事长。

我说:“人家那么大的人物会见我们吗?”

他却说:“打个电话会死吗?你都没试,怎么会知道人家不愿意?”

于是,我胆战心惊地拨通了董事长电话,出人意料,人家还真愿意见我们。

这也给我们很大的信心,于是精心准备标书,最后竟然中标。

和那家企业熟了后,才得知,原来是董事长不满意两个副总的明争暗斗,于是把业务反而给了毫无关系的我们。

当时虽然还没有听说固定思维的概念,但是由此也明白一件事:不要在心里砌上一个看不见的墙,再没可能的事,只要不伤筋动骨,皆可尝试一下。

“尝试”看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却止步于此,原因就是“固定思维”的作祟,它让你惧怕行动,因为那意味着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而什么都不做,却能保持当下的完美感。

就像Carol Dweck在书中所说: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现在就达到完美。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