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学园学校:走近英国教育的“旗舰项目”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作者:  郭晓萌 已有0人评论  2017/4/21 17:22:15  加入收藏

“学园式学校”是公立学校的一种类型,由中央政府直接资助,不受地方政府管理,学校独立运行,也就是说相较于其他类型学校,“学园式学校”在办学目标、人员聘任、资金使用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英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为了让自己的教育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英国教育改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止过。2010 年,英国教育部颁布了白皮书《教学的重要性》,文件中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确保英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入主唐宁街后,为了提高英国公立中小学办学质量,他决心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受到“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改革强调“个人主义”“选择性和自由性”“平等的机会,而非平等的结果”,旨在为薄弱公立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生机,迅速提高薄弱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政府认为,地方当局对学校的影响过大,一些公立学校的自主权缺失,应积极吸收美国“公校私营”和瑞典“自由学校”的成功经验,将其运用到薄弱学校的时间当中,促进薄弱学校的转型。为此,英国的“学园式学校”建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现象。

一、自由的多种维度

由于成立时间和成立初期作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政策不同,“学园式”学校的类别具有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1.受资助的学园学校

由于初期经营和办学质量不甚理想,一些学校从最初的公立学校转变为学园学校,可以说这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学园学校类型。这些学校在中央政府的干预下进行转型,并由中央政府批准的资助者(通常为大学、企业、慈善机构或个人)负责办学。

2.自愿转型的学园学校

一些学校出于某些意愿,自愿转型为学园学校,同样接受由中央政府直接提供的款项,且不受地方政府的管辖,转型后学校的自主权受到法律保护,校内事务能够由学校管理层直接作出决策。与受资助的学园学校不同的是,这类学校在转型前办学成绩相对较好,转型后也不必接受某个机构或个人的资助。

3.自主学校

卡梅伦政府启动“自主学校计划”,开设自主学校。这种“自主学校”可以由学校自己提交申请后创办,并由家长、老师和慈善组织负责管理。英国教育部表示,大多数的自主学校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当地学校不足的名额,或是补救不佳的成绩表现,这种学校带给家长更多选择,有助于提升教育标准。但是也有批评者认为,自主学校和国立学校竞争学生和资源,破坏了国立学校制度。

4.大学技术学院

英国首个大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面向14岁至18岁学生,目的是解决英国学生技能短缺问题,同时为无法进入全日制正规大学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机会。大学技术学院除开设核心课程外,还开设涉及职业技能、工程和技术及其他创意及数字产业相关的专业。学园由大学、雇主或继续教育学院举办,举办者参与学校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含学术类和职业类,并注重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

5.工作室学校

此类学园学校招收14岁及以上的学生,注重将学术学习与基于工作的培训相结合。学校规模不大,一般容纳 300 名学生;全年开放,实行工作日朝九晚五的时间安排,更类似于现实中的工作场所。工作室学校课程模式的核心是学术成就,全体学生都会学习英国国家课程,以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框架下的英语、数学和科学知识。从工作室学校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去大学深造,也可以直接工作。学校吸收当地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它也是作为政府提升就业培训战略的一部分。

尽管学园学校的类型不同,但是都可以根据挖掘出的学生资质,挑选10%的学生学习特色专业课程。由于学校的主办者大多出自商界,因此这些特色课程基本都与商业有关。根据2005年一项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53所学校中,29所的特色课程属于商业内容;两年后的调查显示83所中有42所将商业课程作为特色课程之一,比例超过一半,而11所更是将其作为唯一的特色课程。后来这一情况得到好转,在2008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学校仍在用商业作为主要课程内容。

二、放权、放行,才能放飞

学园学校对自主权的掌握可以使学校办出特色,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学校的特点去主动适应环境,寻求最优的存在状态,然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可以说,学园办学从制度上保证了公立学校办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根据议案所说:“就是要把一些公立学校从体制中解放出来”,让学园学校在组织、管理和运行方面能够自己“做主”。

学园学校能够利用社会力量和资金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在坚持学园学校办学性质公共性、公益性的同时,政府积极鼓励商业机构办学。为此,政府还放低了“门槛儿”,任何人只要愿意推动平等的价值观念、能够做到尊重个人、善待环境,并且承诺反对暴力,即可申请开办“学园学校”,按自己的意愿实施教学。即使学校的管理者缺乏经验也没有关系,有“新学校联合会”这样的独立慈善团体专门帮助他们联系有经验的组织和个人。同时,政府各部门也表示,会尽可能地减少法律起草、发放许可证等行政程序上的障碍。

学园学校的创办还能为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让那些学校能够从教学和管理的窘境中脱身。政府议案要求,若优秀学校要申请转型为学园,须与政府签署帮扶薄弱学校改进成绩的相关协议。通过帮扶计划,从制度上保证了薄弱学校的成长,促使其办学思想上产生新变化,学校管理水平上有新跨越,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

另外,由于学园式学校很多都是由家长和慈善组织建立的,能够直接反映家长的需求,所以被接纳程度也非常高。加之学校是为了改变学校积贫积弱的劣势而创办,所以很多学校都建立在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截至2014年10月,英格兰地区开设在贫困地区的学校数量是富裕地区的8倍),大大缓解了子女上学为一些家庭带来的负担。在BBC的采访中,一位家长表示,她不认为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学园学校是一种冒险,因为新学校都是由对教育怀有十足热情的人所建立的。根据英国政府的数据显示,新建不足一年的学校受到家长热捧,学生入学申请很火爆,已出现超额报名的现象。

从学园学校最初被创办,到现在广泛被大众接纳的这段时间里,其办学成绩也在逐步提升。根据2014年10月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用更严格的新标准框架对78所学园学校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约70%的学校被判定为“杰出”和“良好”的等级,而其中被判定为“杰出”等级的学校数量比例是其他公立学校的2倍多。由此可见,学园学校的确取得了比其他公立学校更大的进步,这也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卡梅伦在2014年10月份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办学效果显著。四年半时间里创建的251所新的学校中,约3/4的学校被评估为‘良好’或‘杰出’是非常令人自豪的。”

三、设置框架不代表约束

学园学校迄今已走过了十余年的时间,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可,但在办学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学园学校的批评者还认为,由于学校是自主办学,在课程、教师管理等方面比较独立,教学理念先进,办学方式灵活,这些因素使得学生和家长更偏向于进入学园学校,而使传统的公立学校遭到冷落,造成了其生源和师资的流失。而我国的公办转制学校也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将公立转化为私立学校的过程中,政府会逐渐减少部分行政拨款。对比英国学园和我国的公办专制学校,我们可以发现某些共同点,并从学园办学过程暴露的问题中汲取到发展经验。

由于学园学校办学不易进行外界监督,一些学园提交的账目系统存在混乱的现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账目缺乏一致性联系,违背资金协议。另外,一些学园早期的办学投入太大,如学校建筑花费支出超过预算,但是取得的成果与投入并不能成正比。除此之外,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某些学园学校最近的招生政策出现了偏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一些新建成的学园学校已出现招生偏向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而拒绝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入学的现象,这明显违背了学校解决贫困地区弱势学生受教育问题的初衷。学校得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有效扩展学校的运行空间,提升学校活力,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有专门的机构对学校的运行、管理进行监督,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学校的经济状况、师资设置和招生标准必须制定出一定的标准,监督机构要对学校权力、校长权力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并承担起对弱势群体的责任,以避免校长权力过大、高投入、高收费、择生入学等教育乱象的产生。

英国很多学园学校的经营者并不是教育界人士,因此对学校运营的相关政策方针没有规划意识。根据普华永道的评估,经营者缺乏计划的延续性,并可能对学园失去经营的兴趣。对此,我国公办转制学校也要树立大局观,对学校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规划。公办学校转制的最直接原因是为了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以吸取社会资金的方法来开拓教育经费的渠道,促进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学校类型的多样化。但是像英国一样,为了吸收资金而降低对申请人的标准毕竟是不可取的。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需要有独特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学校的整体规划,才能将一所学校做好、做优。在具体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变化,相关措施也应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办学的大方向不能有所偏离,应始终符合广大学生的利益,与既定的公认法则或规范相呼应,始终坚持通过学校自主来激发活力,其他方面的调整都不能影响这一原则的贯彻。另外,学校必须研究现实,研究自身的特点,把自己的特点和现实结合起来。不同地区间的现实、生源和教育资源的状况不同,社会的需求也不同,学校要研究自身的情况,打出自己的优势。

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认为学园学校是把彻底改革的精神重新引入教育体制,通过学园学校的创办给积弱已久的英国公立学校注入活力四射的新鲜血液。从总体来看,这个目标也确实得以实现。教育使人的心灵得到自由发展,它不应该使心灵仅仅限制在一个学科或一种理解形式中,而是要以理性原则为基础,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的个人为目的,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反对凭借权威的力量,强制灌输各种教条。从这一点来看,学园学校尽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却已经算是一种成功。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