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课改:迈向3.0的学校课程变革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杨四耕 已有0人评论  2016/12/12 10:28:36  加入收藏

  学校课程变革有三个层次:一是1.0层次。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特征,学校会开发一门一门的校本课程,并不断增减,这是点状的课程变革。二是2.0层次。处在这个层次,学校会围绕某一特定的办学特色或项目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是特色课程化的“线性”课程设计与打造水平。三是3.0层次。此层次,学校课程发展呈鸟巢状,以多维联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为标志,将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以及师生发展融为一体,这是“巢状”课程发展模型建构与文化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

  当前,碎片化与大杂烩式的学校课程变革普遍存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制度不配套,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等。因此,更深层次地说,迈向3.0 的学校课程变革是“立德树人”的深切呼唤。

  在迈向3.0的学校课程变革旅途中,中小学可以推进以下六个“关键动作”,扎实、深入推进学校课程变革,形成学校课程模式,创生学校文化。

  一、把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 

  3.0课程变革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变革。捕捉孩子们的兴奋点,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是学校课程变革的首要议题。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在特级教师余志君校长带领下围绕“知行日新,活力实验”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构建了“创想城”课程,他们致力于“每一个都精彩”的课程诉求可圈可点。特别是他们运用访谈与问卷,把握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与兴奋点,确立基于核心素养指引下的育人目标,开发了79门各具特色的课程,其中剪纸艺术的“快乐剪吧”,服装设计的“服装设计师”,水果拼盘的“西餐蔬果园”,有电脑绘图打印的“电脑刺绣”……妙趣横生,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思考的是: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进入课程?怎样的经验具有满足孩子们学习需求的属性呢?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经验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进入课程:第一,经验必须关注儿童生长,必须把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第二,经验必须具有连续性。经验仅仅新鲜、有趣是不够的,散乱的、割裂的和“离心”的经验,是没有意义的,不能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为此,香洲实验学校将“创想城”课程分为梦想、幻想、创想三大连续板块。其中,梦想课程着眼于“我想”,通过职业体验等,让孩子领悟社会角色,认知自我;幻想课程着眼于“我做”,通过与各领域的大师间接与直接交流,让孩子们感受探索与实践的体验;创想课程着眼于“我创”,激励孩子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些经验从小到大、从自我生活到公共领域……它们都是经过精细“改造”过的连续经验,很好地体现了“逻辑结构”与“心理结构”的有机统一。

  二、极力扩展课程的空间

  丰富的课程比单一的课程更有利于孩子们的人性丰满,这是一个课程常识。如果把课程视为书本,孩子们可能会成为书呆子;如果把课程视为整个世界,孩子们可能会拥有俯视世界的力量。

  让课程更好地链接生活、链接活动、链接管理以及一切可能的要素,让世界充满课程机会和学习机遇,这是迈向3.0课程变革的关键手法。为此,香洲实验学校致力建构自己独特的“课程坐标”:在横向上,他们将学校课程分为“我想”“我做”“我创”三个板块;在纵向上,他们将学校课程按照年级分为六个不同层级,努力形成天然的、逻辑严密的课程肌理,克服了课程碎片化、大杂烩问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课程的结构化处理方面,理顺了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他们在纵向上强调按先后顺序,由简至繁、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保持课程的整体连贯;在横向上,打破学科的界限,让孩子们运用完整的知识探索世界的奥秘。生活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如果要使学校课程变革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内在意义,就必须客观反映世界的真实面目和回归知识的完整意义。

  三、具身学习成为课程最核心的样式

  学习是具身的,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才称得上是学习。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经验。说白了,课程就是让孩子们体验各种经历,并由此将知识以及其他的各种可能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实现自身的细微变化。这或许就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道理。香洲实验学校的“创想城”课程表现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孩子们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程中释放激情;二是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实施、评价以及管理课程。这样,课程不是外在于孩子们的,孩子们本身就是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切地说,具身的知识比离身的知识更有力量,能够勾连起想象力的知识比无想象力的知识更有力量,有繁殖力的知识比无繁殖力的知识更有力量,被运用的知识比没有被运用的知识更有力量,成体系的知识比碎片化的知识更有力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香洲实验学校让孩子们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行走学习、指尖学习、圆桌学习、众筹学习、聚焦学习、触点学习……应有尽有,精彩纷呈,活跃异常。杜威说:“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实践、行动、做中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法。重视孩子们直接经验的获得,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扩充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是香洲实验学校“创想城”课程的核心追求。

  (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