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作者: 肖诗坚 已有0人评论  2023/8/7 19:07:32  加入收藏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 张

肖诗坚老师(左一)在第四届中丹教育论坛现场与丹麦中学校长马兹、波尔森先生(中)对话

今年五月,我荣幸应邀参加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丹麦终生学习计划协会在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中丹教育论坛》。论坛前期,北菲茵民众学院为中方代表团精心组织了为期9天的访学活动。9天访学忙碌紧凑,让我们对丹麦的教育、文化及社会有了窥点见面的学习与了解。

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丹麦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如此深远,让我回国后不断深思:中国可从丹麦教育获得哪些启发与借鉴?

一、幸福国度的幸福教育

五月的丹麦,蓝天白云,春风和煦。马路边、校园里到处是被春风吹拂着的男女老少们,他们身着自然朴素舒适而有高级感的衣装。女人少有化妆,男人少见臃肿;马路上专属的自行车车道上时时闪过一些骑单车的男女,他们看起来神情专注速度飞快;河边上和草地上常常横七竖八地躺着以最大尺度裸露身体、享受阳光的人们,他们之中有人在读书,也有人就是慵懒地躺着望天。我仔细观察这些丹麦人,无论是专注开车的、乘车的,还是匆匆而过骑单车的、行走的路人,亦或是躺在草坪上慵懒的人,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而谦和的表情,身上散发着一种自由又自在的气质。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 张

五月的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

在丹期间,我们住在北菲茵民众学院,每天和近百位来自丹麦、日本和北欧的成人学生生活在一起。期间,无论是讨论高深的教育及哲学问题还是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丹麦人总让相处者感到舒服,既有边界感又不失分寸,恰到好处。

我想所谓相互尊重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感觉,它不是简单的懂礼仪和礼貌,而是每个个体既能保持自己内心的自由和追求,又能关照他人的需要,进而发自内心地理解并尊重他人。

大多数丹麦人都擅长安静、耐心地倾听他人。这一点和中国参访团形成鲜明对比。姜跃平老师丹麦归来后撰文这样描述中方代表团:“我们这个访学团的团员,都是‘泛教育界’的各路优秀代表,思想活跃,好奇心十足,兴之所至常常七嘴八舌、表达欲爆棚(注8)”。可以想象,我们大声说中文时的“七嘴八舌”常常让丹麦人很蒙圈,但无论我们怎么“爆棚”,丹麦人总是安静耐心地观看我们的中文表达及争吵,有时他们还试图从我们的肢体语言来理解我们要传达的情绪与意思,再耐心倾听译文。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2 张

Mette老师教中国参访团练习倾听

“包容与理解”也是丹麦人的特质之一。丹麦虽是单一民族的海派小国,但地处斯堪维纳半岛的交通要道,所以丹麦人见多识广,见怪不怪。参访期间,因为我们来自与丹麦完全不同的体制和文化,所以难免在价值观及行为举止有差异。比如,来自“考试大国”的我们一直难以理解“丹麦学生在9年级之前没有考试”这一点。于是,我们几乎每到一个学校都会反复追问:不考试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万一初中不及格怎么办?而丹麦人则认为 “考试不能完全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只是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这些理念都属于“教育常识”,没啥好讨论的。尽管如此,丹麦人依然极有耐心地“理解”我们提出问题的文化背景与担忧。

我猜想,丹麦人这种自在自由的气质只能在一种长期的安全、信任、平等、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才能滋养出来,它绝非一朝一日养成。也许这就是丹麦社会的DNA,但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3 张

Peter Bendix 先生绘制的关于丹麦公民与丹麦教养的导图

在我们参访“自由学校联盟”时,我的猜想得到了印证。丹麦自由学校联盟负责人Peter Bendix 在介绍丹麦教育时给我们画了一幅图,详细介绍了教育及整个社会系统是如何培养丹麦的公民素质的。他说,对丹麦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是要说丹麦语,了解丹麦文化和历史,遵纪守法,并接受以“自我独立”为原则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国家社会鼓励公民参与各级社会民主体制的建立,这包括积极参与从社区到地区/城市再到全国的各类社区活动和民主选举。他把这些统称为 “丹麦教养”(Dannelse)。他强调丹麦教养是通过启蒙、教育及“自然形成(formation)”来完成的。其中,他特别解释了formation,就是一种非强迫非强加的过程,我把他理解为感化或滋养过程,而丹麦的这种滋养环境则是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形成的。

在丹麦9天,只要谈丹麦教育,谈丹麦国民教养,丹麦人都必提一个叫格隆威(GrundtvigN.F.S,1783-1872)的人。丹麦人说,没有格隆威就没有丹麦现代教育,没有丹麦现代教育就没有今日丹麦的民主幸福。在丹麦人眼里,格隆威不仅是丹麦的教育之父,也是丹麦意识形态之父。格隆威奠定了今日丹麦以自由、平等、尊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价值体系和民主机制,他的思想引领了丹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君主制国家转型成一个繁荣的工业化民主国家,并进一步引领丹麦成为21世纪全球最幸福的高福利国度之一。

二、  格隆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谈到丹麦,大多数中国人知道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和他的童话,一些对哲学感兴趣的国人知道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其实,格隆威是这两位丹麦名人同时代的人,其才华、地位及在丹麦的影响力不亚于安徒生及克尔凯郭尔。格隆威不仅是教育家,还是神学家、哲学家、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多达100多卷,丹麦圣歌本中的754首圣歌中有271首来自格隆威创作。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4 张

格隆威明信片

了解格隆威思想,需要先简单了解格隆威生活的时代。

格隆威出生时,丹麦是一个农民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处于君主制度的统治下。在他出生时,丹麦的疆土很大,今天的挪威、瑞典、德国的隆德等部分领土都曾经是丹麦的地盘,但到格隆威离世时,这些疆土均因战败而纷纷割让。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5 张

丹麦步兵团与“马蒂尼”团在1864年第二次瑞典斯维希战争中的战斗(图片来源:网络)

战败不仅使丹麦国力受到严重创伤,也严重打击丹麦人的国家认同及自信。于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省战争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各种政治、经济、教育改革也应运而生。1849 年,在格隆威中年时,丹麦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这种历史背景为格隆威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创造了社会土壤。

丹麦和格隆威也被19世纪风起云涌的欧洲民族浪漫主义思潮洗礼。当时,经历过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的欧洲各国,开始纷纷从封建体制向现代国家体制转变,各国都涌现出了一批国家主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们都希望通过弘扬包括诗歌、音乐等本土文化来提升国家和民族的自尊心。当时,格隆威自称 “吟游诗人”,也撰写了大量的诗歌。

需要知道的是,18世纪19世纪初也是欧洲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时期,彼时欧洲大哲学家卢梭(1712-1778),康德(1724-1804),席勒(1759-1805)以及黑格尔(1770-1831)的哲学思想光芒也照耀到了正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的格隆威,这对格隆威形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启人的心智,让人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丹麦民族的危机、浪漫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以“自由”及“人性”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对格隆威的思想及教育观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在格隆威文集《School for life》(注4)书中,格隆威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要帮助人“了解何以为人、如何为人的问题”,他将这个问题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即人与自己、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格隆威在《为国家的教育》(1834)一文中以诗一样的语言阐述说:

“真正的启蒙必须以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起点:作为个体,我们的存在完全建立在我们与我们的族群、我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上。教育就是启蒙将自身生命延伸联结到整个人类生活,并展示出个人、民族和整个人类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教育要照亮:

照亮此刻的日常生活

照亮民族数百年的生活

照亮人类数千年的生活”

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思想,格隆威猛烈抨击当时丹麦学者及教堂大量使用及学习远离丹麦生活的“死了的语言”——拉丁语,他主张人们要学习“活的语言”,即以母语和老百姓的生活用语为学校语言。他研究北欧神话及故事,因为这是最早他从母亲那里听到的、最生动的口语表达故事。

格隆威主张学习“活的知识”,亦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他说,“所有的信函都是死的,即使是由天使的手指和星星的肋骨写成的;所有的书本知识都是死的,如果没有与读者的生活相结合,它就不复存在。”(《School for life》)

格隆威希望办“生活学校(School for Life)”。他认为当时丹麦的古典教育割裂了生活与学习。他相信丹麦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想成功,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校,这种学校“不需要学问,但需要生活、洞察力和实际能力”。这种学校需要将人们的情感、民族认同、道德及文化融入到教育中;丹麦人在这种学校学习丹麦母语、诗歌和历史,从而培养丹麦人对丹麦文化的自豪感;学校不考试也不发文凭,一切从学生的热爱及兴趣出发,从而培养人们对终身学习的热爱;来自不同社会经济阶层以及不同年龄的学生混合住在一起,共同学习与生活,从而寻找共同的人性而非强调特定的阶级、宗教或政治信仰;学校由学生委员会来管理,师生平等,民主、互动、对话,所有师生都要义务参与学校日常工作,包括打扫厨房和洗碗等劳动,这样有利于培养民主有责任的国家公民。格隆威将这种学校称为“民众学院(Folk high school)”。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6 张

北菲茵民众学院午餐。学生轮流值日备餐并打扫卫生

更具革命性质的是,格隆威主张当时占丹麦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应该有权力接受这种被他称为“照亮 (Oplyse)”的启蒙教育(Bildung)。早期民众学院的主要办学对象是农民,农民来到学校不单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被文化及教育滋养从而有自信。格隆威认为,只有处于底层的丹麦农民拥有对生活的追求、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责任后,丹麦才能走向一个民主、和平和公正的社会。

格隆威的教育主张获得了丹麦皇家的支持,王室推动政府在教育方面进行多项改革,包括于1814年推行了7年义务教育制度。丹麦是世界上较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在格隆威的众多追随者中,有一位超级粉丝叫科尔德(Christen Kold,1816-1870)。科尔德是位具有自由先锋教育思想的教师,他于1851年在丹麦创办第一所民众学院,实践格隆威的教育主张,并终其一生积极推动民众学院运动。

截至到1864年,丹麦已经有15所民众学院,到1914年丹麦的民众学院已经蓬勃发展增至83所(Rordam 1965)之多。今天,仅有500多万人口的丹麦依然有70所民众学院。民众学院运动也在全世界开展,不仅在北欧和德国有良好发展,还发展到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等国。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8 张

科尔德明信片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9 张

民众学院在全球的发展( Danishifolkhighschool.com 截图)

   三、格隆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格隆威的教育思想和他倡导的民众学院运动及思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传到了中国,当时中国大地掀起的著名乡村建设运动就深受格隆威的影响。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他当年不仅多次撰文还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丹麦教育,他说“丹麦教育的创始者,是几个富于宗教精神的人;他们本人的人格非常有为、非常伟大。他们自己说他们的教育是‘人感人的教育’。它这种教育的长处,就是从有活力的人来感发旁人的活力。它并未教给人许多技能,更非教人念死书,结果让丹麦的民众活起来了”。(注4)

梁漱溟先生认为丹麦的崛起归功于丹麦教育是一种乡村教育和民众教育,着眼于生命的活的教育,它通过唤醒民族文化及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来唤醒民族的觉悟与国家的觉醒。中国三十年代的平民运动可以看到诸多丹麦教育的影子,从教育对象到教育宗旨,再到教学形式与教育方式,无不有格隆威的影响,当时“教学语言采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同样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谣与村民同唱,激发农民向上的精神和自救的觉悟。教学活动重视谈话激励和民主参与,采取集体大会和谈话报告的形式,培养他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学校的组织管理借鉴了丹麦民众学院的“学校评议会”(注3)。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0 张

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动者(图片来源:网络)

四、格隆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启示

我之所以深入描述并梳理格隆威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是因为我认识到,丹麦从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到民主幸福的现代化社会,经历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格隆威的教育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此点对今天中国教育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

格隆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和培养,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成长从而成就“人”。

“成就人而为人”的教育,有三个要点。首先是解放人性,给予人的自由及尊重。格隆威非常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一种精神及心灵的自由,他在强调个体自由,教育自由以及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个体和集体特别是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强调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保护,他认为这有助于建构民族集体认同及民族自信,而这种集体认同感和自信是个体的精神滋养的源泉。其次,注重培养人的精神陶冶及心灵的滋养,这包括学习一些“不实用”的知识与文化,比如音乐、诗歌及哲学等,最后就是尊重并注重培养个人的独特个性和才能,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某种标准塑造学生。

梁漱溟先生批判中国教育失败“就失败在太讲求实用”(注4)。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不关注“人”的养育时,我们就会培养出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才能与智慧都被功利心所奴役。只有当我们放下功利心,注重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这时,幸福就会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时刻悄然而至。

2.让教育成为一种解放与滋养

和中国一样,昔日的丹麦也是一个农业国家。然而,丹麦没有选择走城乡对立的二元道路,而是采取了更加包容和综合的教育思路,即帮助庞大的基层群体找到适合他们的良好教育途径——民众学院。

当年的丹麦也面临着与多年前中国相似的困境,农民占据了多数,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经济也不够繁荣。然而,丹麦之所以能够突破这些困境,关键在于解放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教育的滋养。请注意,我使用的是"滋养"这个词,而不是"灌输"或"说教"或“培养”。这是因为丹麦教育并非刻意让农民成为“怎样的人”,而是设法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农民们在教育的滋养下,发展出了独特的技能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为国家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丹麦的乡村教育之路让我们看到,乡村的教育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培养农民适应城市的需要,而是应该构建适合农村建设和培养农民完整人格发展的乡村教育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在于提高农民的自信和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建立与乡村、与土地、与包括村庄及自然的周边环境的密切关系。当农民及其后代了解、认识并建立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脚下热土的珍贵,积极建立与乡村的紧密联系时,乡村振兴也就水到渠成了。

丹麦的民众学院及其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借鉴:解放个体的潜能,让教育成为一种滋养,这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幸福的关键。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1 张

北菲茵学院的音乐会(摄影者:Ann)

3.让终身学习陪伴生命

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丹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将学习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与人生相伴相融。因此,在丹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及青少年阶段的学校学习,而是贯穿整个生命的过程。丹麦的成人学习氛围浓厚,丹麦人均的阅读量位于世界前列,成人再受教育比例也高,几乎所有的丹麦人都会在一生中自己支付学费到民众学院、社区学院或大学接受成人教育,不为文凭,仅为一生不断学习与发展自我。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2 张

2022年丹麦人在民众学院参加短期课程的人数统计,绿色为女性蓝色为男性(来源:Statistics Denmark)

事实上,丹麦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其成功得益于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不将学习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在丹麦,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功利,如找工作就业或社会地位提升,但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永远是丹麦人学习的“非实用”目的。因此,政府及社会也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而这种学习习惯与教育制度恰恰塑造了丹麦的核心国家竞争力。

借鉴丹麦的成功经验,中国也应该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建立制度发展各类终身学习的机会及平台,比如老年大学、成人学院或民众学院,在城乡鼓励各种非文凭非功利的学习,让人们有机会认识到学习是成长的源泉,是实现个人梦想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4. 让爱国主义自然生长

在丹麦,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有着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他们过生日时、到机场接亲人时都喜欢挂丹麦国旗。最近,丹麦蝉联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全民自发集中在广场庆祝,政府甚至派战斗机护送,场面热烈非凡。这种对民族的热爱并非是被强迫的,而是源自内心的自由意志选择,因为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挂丹麦国旗,也没有人命令甚至“组织”民众一定要去广场庆祝,一切都是自然发生。那么丹麦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呢?

肖诗坚:丹麦格隆威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13 张

环法丹麦冠军Jonas受到全民狂欢式的迎接(图片来源:网络)

简单来说,他们提倡民族主义,大力弘扬丹麦文化。丹麦文化包含了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化,包括经典、传说、民谣、故事、哲学等。同时,自由和民主也被视为现代丹麦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族主义与自由精神并没有矛盾,它们是丹麦民主生活共同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爱国主义和对民族的热爱自然而然地生长和传承,而不是一种被迫和束缚的义务。

总之,借鉴格隆威的教育思想和丹麦的教育成果,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下教育面临的挑战,实现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引述100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精彩演讲来结束本文,这位伟大的社会学家说:“ 

当我们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的目的而思考时,激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将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这个问题才是政治经济学全部工作的基石。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培养拥有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那些我们认为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伟大和高贵的素质。

丹麦教育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要努力为后代建设好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能让每个人都绽放出人性中伟大而高贵的素质。

2023年8月1日 

参考资料/注解:

1.《A Brife History Of Folk Schools》  Vicky Eiben, Spring 2015

2.《北欧神话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成功》 Nina Sanadaji ,人民论坛转译 2016-01-06

3.《格隆威和丹麦教育现代化》 杨东平,芥末堆,2018-0705

4.《精神陶冶要旨》 梁漱溟 爱思想 2015-01510

5.《The school for life》N.F.S.Grundvig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6.《N.F.S.Grundvig's Selected Educational Writings》Complied by Max Lawson,1991

7.《民族国家与政策》马克斯·韦伯1895年在弗莱堡大学就职演讲

8.《在空气、阳光与呼吸中感受丹麦文化》姜跃平,2020-0613 《麦哥自留地》

(肖诗坚,田字格公益的发起人。贵州正安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多年来践行乡土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乡村的教育模式。)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