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探月学院 作者: Ken Robinson 已有0人评论 2020/9/16 18:31:28 加入收藏
导读:罗宾森爵士的演讲 《学校扼杀了创造力?》是迄今播放量最高的 TED 演讲,播放量已超 5,100 万次。这期演讲是他 2006 年录制的,是 TED 首次发布的 6 个演讲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对于探月学院来说,罗宾森爵士不仅仅启发了我们对于教育创新的思考,同时他的著作也引导我们确立了探月学院的培养目标 —— 「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 TED 创始人安德森在 2018 年对罗宾森爵士一次的访谈,探月学院特地把全文内容翻译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这个教育家曾经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
安德森:罗宾森爵士,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故事吧,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提及过这个部分。
罗宾森爵士:好。我 1950 年在利物浦出生。我家有 7 个孩子,我小时候家里穷,孩子们也都知道家里不富裕。
安德森:您是家里面老几呢?
罗宾森爵士:我是老五。
安德森:老五,所以您也得自己争取爸妈的关注,对吧。
罗宾森爵士:没错,我的头三个哥哥姐姐都有中间名,但到了我这儿,爸妈不想再取中间名了。我在利物浦长大。当时完全不知道长大要做什么,因此,我工作的一大主题就是,我们创造自己的生活。出身真的不重要。
安德森:您小时候患过一场大病。能讲讲吗?
罗宾森爵士:我四岁以前,我爸爸一直觉得我会成为家里走出的第一名足球运动员。我很早就显示出了足球天分。我身体结实,反应快,手眼很协调。我父亲也曾是一名半职业足球运动员。但 50 年代早期小儿麻痹症高发,蔓延到了整个欧洲和北美,我也没能幸免。四岁那年,我也得了小儿麻痹。我终日惶恐不安,几乎一夜间就瘫痪了。
之后我接受了特殊教育。实际上,50 年代早期,人们还挺委婉的。我上的是 Margaret Beavan 残疾人学校,有很多同学都穿着矫形器,戴着吊带,坐着轮椅,患有各种身体疾病或者是残疾。那段时间到处闹饥荒。
安德森:尽管患有残疾,或者正因为患有残疾,您的学业成绩优异,考入了文法学校(译者注:综合学校和文法学校是英国教育体制中中学所分的两个类别,一般而言文法学校类似于中国的高中,而综合学校稍微有一些类似于中专/技校),在当时英国普通教育中,也是属于顶级的学府了)。这在当时英国普通教育中,也是属于顶级的学府了。
罗宾森爵士:是的,有意思的是当时我们并不在乎同学是不是残疾。残疾与否并不是我们的特质。我没把自己当成残疾人,也没把和我说话的孩子当成脑瘫患者,就想着一起玩是不是有意思。毕竟大家都是孩子,打打闹闹。但有一点很明确,当时的教育体制对这些孩子并没有太高的期许。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要得益于我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两三个人。其中一位是督学 Charles Strafford。当时我将近 10 岁。有一天他走进教室,我坐在后排。记得当时我在和好朋友 Robert Oka 说话,他患有脑积水,也就是大头症。我也和这个人说了几句,后来才知道他是 Charles Strafford。说完他就走了。几天以后,老师喊我去见校长。Charles Strafford 也在办公室里坐着,那时我才知道他是负责特殊教育的督学。他显然是从我们的对话中发现了有意思的地方,先是问了班主任,又问了校长,打听我的情况,问我又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问我是不是还能做些别的?
后来,学校帮我跳了几级,换了一位威严的女老师教我。老师叫 York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严师。她教得特别好,很有同情心,但要求非常非常严格,总是让人信赖,很少说话。
但是,当时英国有一项考试制度叫「11 加」,英国人都知道,这是年满 11 岁的孩子都要参加的一项公开考试。考试成绩决定考生能否就读所谓的文法学校。York 老师、校长和 Charles Strafford 都觉得我能够通过 11 加考试,也觉得给我些额外辅导也有助我通过考试。最终,成为了特殊教育学校历史上首个通过 11 加考试的学生。在英国、在利物浦,考过 11 加一度就像晋级另一个社会阶层、另一个全新世界的通行证。我考过了 11 加,上了大学,绝对是一个转折点。
二、我对教育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它抹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个事实
安德森:我想不管是以上哪一位,如果知道您后来如何发展,一定会觉得当初因材施教,时间花得值得,决定是正确的。您常在演讲和文章中强调儿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教育的确不是一刀切。
罗宾森爵士:这是明摆的。教育的是人。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属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的想法不尽相同。我们的能力不同、天赋不同、偏好不同,所以我对我们的教育体系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教育常常会抹杀诸多不同点。
比如,读文法学校非常适合我。我很喜欢。但文法学校并不适合所有人。很多读文法学校的人并不喜欢,而很多人没通过考试,上不了文法学校。也许这些人喜欢读文法学校,但他们却没有我这样的机遇。其实,这一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对智力的狭义理解。我并不是批评学术教育本身,相反我很喜欢。我在高校任教,写书,读博士。我并不讨厌学术教育。但学术教育绝对不是生活的唯一形式,更不是生活的终极形式,而只是生活的一种形式。
安德森:也就是说,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希望寻找聪明的孩子,并给与特殊对待,似乎选拔的标准只有一套,范围只有一个,那么都是一种误导。
罗宾森爵士:没错。因为这样的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对智力的狭义理解。拿 11 加考试来说,这个考试的初衷是选出有能力并且可能从文法学校的学术课程体系中受益的学生。人们普遍认为读完文法学校就能够继续上大学深造,从事某种专业性的工作;而读现代中学的孩子能力就要差些,以后可能从事体力劳动。整个体系的逻辑是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官方是这么说的。但我们发现如果你考过了 11 加,那就读文法学校。如果没考过,上现代中学,就在 11 岁的年纪分了等级。这就是个一刀切的教育体系。
安德森:而且也和英国的阶级制度有紧密联系。考试就是去往中产阶级的门票。考不过,只能当工人阶级。
罗宾森爵士:千真万确。这种选拔不偷偷摸摸,不是偶然为之,人们也不会羞于纪录有关的一切。读读《1944 年教育法案》,就知道这套体系深植于立法体系当中,是一场故意为之的社会工程。也的确带来了不少实惠。我就是个巨大受益者,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没有从中受益。问题就在这。
三、艺术对于创造力培养至关重要,而今天的教育却一再将它边缘化
安德森:那您对教育培养创造力的关注甚至痴迷是从何而起的呢?您如何看待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罗宾森爵士:创造力其实只是一部分。我在 TED 演讲中也说过。我写过一个报告,对此话题非常关注。但我并不认为培养创造力是教育的终极手段和目的。我的成长,就像多数人的人生和职业路径一样,始于寻找安全感。我上学的时候,并不知道我将来要做什么。完全没头绪。我 16 岁那年做了职业生涯中最务实的一个决定,就是申请应聘马莎百货(Marks & Spencer's)的经理一职。我当时觉得这样选肯定错不了。
安德森:马莎百货是英伦服装的全国连锁店,对吧?
罗宾森爵士:是的。多数英国人的内衣都是在马莎百货买的,我想这点需要说明下。当初的决定是对是错,无从知晓。但我当时确实迷茫。后来我在英国读到六年级,相当于美国的中高学年,几个小伙伴儿打算表演些戏剧。在英文课上我们读了不少戏剧作品,想演出来。虽然感觉有点激进,但我们还是想试试,毕竟这些作品都很吸引人。
有位英语老师帮我们编排节目。他导演了最初的两部剧。一年以后,我们打算再演一部。前两部中,我主要是做了一小部分内容的选角和舞台监督。而最新这一部的选角阶段,老师说,他今年导演不了了,所以在考虑谁当导演。并且提议我来做这个导演。
我当时真的差点晕过去。我左右看看大家,盼着大家哄堂大笑,说老师在开玩笑。可大家都说可以,完全没有问我愿不愿意。我从没想过当导演。我以前没觉得自己是这块料,没觉得有这个能力,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始导演一部剧。但最后我决定试试。我的人生格言是,不能因为担心而退缩。我觉得只要可能,任何事都要勇敢面对。也是这件事让我深入接触了艺术。通过艺术,我最终开始关注和创造力相关的问题。
安德森:您的回顾说明在学校导演戏剧可能和求学的其他经历一样,对您的成长和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罗宾森爵士:没错。可能是最重要的。
安德森: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好事,接触艺术确实是好事。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但严肃讲,要选一个能赚钱谋生的职业,有效推动经济,还是要学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也就是 STEM 学科(译者注:比较类似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如果您的孩子理工科学得好,就该重点培养,学校也该重点培养。不是吗?
罗宾森爵士:我不否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我的职业发展是从戏剧切入的。我始终强调这点,从没想把创造力和艺术混为一谈,原因有两方面。
艺术的重要性不在它的创造性,或者说不仅仅在于它的创造性。艺术重要的原因千千万万。艺术可不仅是教育培养创造力的手段,更不能把创造性的工作简单概括为艺术。通过艺术,我们探讨深刻的是文化价值问题,我们诠释和他人的关系结构,我们展现自己与周围以及内心世界的联系。我们普遍认为,艺术本身是我们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和与他人关系的最深刻方式之一,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各种艺术都非常重要。
但创造力绝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创造力是一种智力的表现。科学、数学、技术、人文、工程,你能想到的任何人类智力活动或者需要发挥智力的人类活动,都可能是创造性成就的舞台。科学的核心就是创造性。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近 300 年尤为显著。
回到你的问题,艺术学科在学校趋于边缘化,不只是艺术,体育课、人文课也趋于边缘化。一方面是因为教育仍是由对智力的狭义理解主导的,要读大学,要做学问。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系由实用主义的观点支配,学校教授的学科必须要好找工作。所以人们才说需要理工科,因为我们需要更多人搞数学,需要更多人搞技术。
诚然,这些学科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但是,创意产业广泛认可的艺术也为推动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生活,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苹果、亚马逊、谷歌这样的大公司,都是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他们的成功都是设计驱动,背后的艺术家、作家、音乐家都功不可没,绝不仅仅是科学家。因此需要平衡看待推动当今经济体系建设的技能需求,以及需求本身的变化趋势。
但我们的生活也不是线性的。我们没法预知人们生活的起起伏伏。最近开会的时候我常问听众,有多少人现在做的事情是自己 15 岁时觉得以后会做的——答案是几乎没有人。也就是说,活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就是人类创造力的最有力佐证。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人类活动中展现的各种创造力本身就是生而为人的真谛。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些事实,这才是学校体系面临的问题。
四、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了,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安德森:如果说我们这代人 15 岁时很难预测自己将来会做些什么,那么现在 15 岁的孩子就更难明确自己未来何去何从。因为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大量的工作、前人探索多年的职业发展路径即将会被某种形式的自动化取代。
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面对这一切?是不是该转而尝试开发一套理想的技能、一套思维方法、一套性格特征,做好万全准备,为这些孩子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赢得生存的机遇呢?假如您现在身处教育的「厨房」,那么您想要给面向未来的孩子们做一道什么样的精神大餐呢?这道菜都会包括哪些元素?哪些是现代教育需要思考的呢?
罗宾森爵士: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明,我认为关键是要明确当今时代有哪些地方是独一无二的,又有哪些是恒久不变的。
从人类制造工具开始,人们就始终在讨论新技术的颠覆性。无论是犁还是笔记本电脑,技术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技术扩大了我们的物理影响范围,我们能做到没有工具时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有了犁,耕地的速度更快、面积更大、效率远远高过双手或使用锄头。
但真正具备变革意义的工具,其作用远不止扩大人类的物理影响范围。真正具备变革意义的工具,会开拓人类的思维,让人类开始思考工具出现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比如互联网、iPhone 让我们做到了之前做不到的事情,以前的汽车、印刷机也发挥了类似的作用。这些技术颠覆了思维、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技术让无数人失业,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颠覆了传统、旧的生活方式,但同时新的生活方式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是规律。
五、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物种之一,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安德森:不同技术之间的更迭速度差别巨大。比如,以前,假设您祖辈发明了犁,如果你问别人,当今社会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回答肯定是犁。犁是个神奇的发明,有了它,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无与伦比。犁的发明刷新了我们对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潜力的认知。那么如果再问你的孙子同样的问题,回答恐怕也是我的曾曾曾祖父发明了犁,前后时代变化并不大,几代人的生活几乎一模一样。
但现在的互联网世界,我们很难有机会全面熟悉它,熟悉它带来的巨变,变化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比如社交媒体、网络霸凌等等。还没等我们习惯这一切,可能十年内又要迎来更深刻的巨变。然而,我们却还在沿用着您和其他专家所称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教育并未针对互联网做出调整,又何谈教育面向人工智能呢。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该不该手足无措呢?
罗宾森爵士:我觉得没必要慌张,但必须严肃对待,把它视为当务之急立刻行动起来。我认为,人类生活从未幸免于灾难性的、颠覆性的变革,其中技术始终是变革的主要动力。
当今时代的独特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同技术相互依赖、促进、发展的方向是我们难以预测的;第二,技术变革的规模非常庞大、速度越来越快,这是技术变革的特点,以几何速度发展。
二是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经历了人口的高速增长。1950 年我出生时,地球人口不足 30 亿,2000 年前后,人口翻了一番,达到 60 亿,现在,将近 75 亿。虽然预测数据有高有低,但到本世纪末,人口差不多会达到 90 到 100 亿。
我们都不知道地球能否承受这样的人口增长。几年前 BBC 播出过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是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拍的,讲的是地球的人口极限,片名就是《人口极限》。BBC 真的很会起名,片子探讨的问题就是人人都需要食物、燃料、水、清洁的空气,那么以现在的生产、消耗水平,地球能维持多少人生存?
片末结论是,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以一个普通印度人的速率消耗食物、燃料、水和能源,那么地球最多能维持 150 亿人生存,而现在的人口已经过半了。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消耗速度其实跟印度人不一样。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以一个普通北美居民的速率消耗资源,那么地球最多能维持 15 亿人生存,也就是说现在的人口已经翻了五番,而且很明显,人人都想过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
安德森:数据多少会有些偏差,对吗?
罗宾森爵士:多少会有些偏差。
但我们消耗资源的速度威胁的并不是地球的安危,人们说要拯救地球,我觉得这话不假,但地球已经存在 45 亿年了,未来还会平安无事。而人类未必能永远延续,我们现在威胁到的是人类作为物种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好比地球打个喷嚏,人类就消失了。
六、文明的发展就是教育同灾难的赛跑,今天的教育却停滞在了工业革命时代
安德森:还有其他很多物种。
罗宾森爵士:对,其他很多物种的生存都受到了人类的威胁,人类已经毁灭了很多物种了。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技术飞速发展、资源消耗日趋加速推动人口暴增。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变、哪些不变,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生生不息是不变的,但种种变化的速度是日新月异的。
我觉得很多人会认同我的观点: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自身,在地球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诸多的新问题,我们却试图沿用 19 世纪针对其他问题(工业化的第一次浪潮)设计的教育体系来解决。
威尔斯(H.G. Wells)在 20 世纪有句名言,我深信不疑,他说「文明的发展就是教育同灾难的赛跑」,这句话千真万确。我们唯一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更全面地教育子女和未来的孩子,有哪些技能和素养是需要我们来培养的?当今教育体系的设计显然是无法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的,必须要变革。
安德森:这句话引用得很到位。但我有一点不明白,您说到工业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当今世界构建了新教育体系,但应用的却是规模生产的原则,目标是像流水线一样灌输意识,培养出的人都具备标准化的技能,能够继续建设所谓的制造帝国。
为什么总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今时代应该更进步了才对。我们早已经历了工业时代,现在处在知识时代、互联网时代,随便怎么叫。当今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所贯彻的原则早已完全不同以往,然而,我们却仍然使用着工业化的教育模式,为什么教育会如此桎梏不前?
罗宾森爵士:说到工业化的教育模式,人们可能会觉得是夸大其词,觉得教育模式并非是工业模式,教育体系并不像工厂。但事实是,整个大的教育体系是 19 世纪构建的,如你所说目的是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工业革命时的经济劳动力比例大概是 20% 的专业人员,包括穿西装、坐办公室的专业及管理人员,和 80% 的体力劳动者,当时的体制就是这样设计的。
比如,英国的 11 加考试及文法学校体系就是要满足当时的劳动力要求,并不是只有 20% 的人能上文法学校,而是只需要 20% 的人上文法学校,好比一种专业筛选网,从这个角度讲就是一种线性规划。工业化模式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组织架构,我们分年龄教育儿童,为何如此?年龄和儿童的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纯粹是一个效率模式。
安德森:很实用。
罗宾森爵士:确实是个效率模式,也是一种组织模式,而不是一种教育原则。我们把时间切成 40 分钟,每堂课要打铃,还划分了不同学科,但世界是不分学科的,学科纯粹是为学校教育而发明的,分了学科我们才能组织好每天的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好课程,让大家能从大学的各个专业毕业。教育的这种特点必须要变革。不过,其实有案例能说明当今的教育体系正在自下而上经历着快速、彻底的变革。几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叫《让学校重生》(Creative Schools),纪录了一些变革的案例。
七、什么因素能让学生获得好成绩:成功的关键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方法
安德森:您几年前写过一本书,叫《让学校重生》(Creative Schools),纪录了一些变革的案例,跟我们讲讲这些案例,大家都希望看到这样的案例。
罗宾森爵士: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我读了些文章,讲的是英国北部的一所学校,叫费文森小学,该校学生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英语不是母语。很长时间以来,学校办得不理想。跟美国过去一样,英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严格,不断的考试、考试、考试,理工学科压力很大,学校教学不尽如人意。所以校长就决定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他引入了多门音乐和戏剧课程,这是一所小学,每周学生要花 5 小时学习这些科目。事实证明,短时间内课改效果是显著的,出勤率和家长满意度都大大提高,学生学得更来劲儿,不仅爱学新的课程,各门功课的水平均有提高。
另外,美国马萨诸塞州有所果园小学(Orchard Gardens),变革也收效显著,也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案例。学校之前 6 年换了 5 任校长,没人愿意送孩子来这儿读书。学校每年的安保费用高达 25 万美元,这可是一所小学,居然有这么高的安保费用!新校长上任后,决定要废除旧制度,取消了所有安保岗位,投资开设文化课程。每个学科都开除了一些员工,增添了一些新的教职员工,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蒸蒸日上。
在众多案例中,有一个加州的知名案例 HTH(High Tech High),包括初中、高中。这些学校所有的教学都是基于项目的,没有固定的打铃时间、没有固定的课表、学生不用每 40 分钟换一次教室。教学包括很多团队协作内容,学生学习更深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学校也有丰富的艺术类课程。当然,这些案例中,学校艺术类课程做得突出,数学及科学课程也都不差。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安排非常灵活,学校都能认识到,成功的关键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方法。
安德森:能解释下这一点吗?
罗宾森爵士:我是说,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有四大要素:课程设置是学习内容;教学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进展的过程;学校环境是前三大要素的承载,是指教育的物理及社会环境。
过去 20 年,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提升教育标准。美国的《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颁布以来,各州及联邦政府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制定标准化测试,着力提高数学、语言及科学的教学标准,事实上,这完全是浪费钱、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安德森:您当时说过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不是机器,机器是可以通过提高标准规格简单直接的提高绩效的,而孩子是不可以的,简单地不断提高成绩要求,就希望孩子能达到这个标准。重要的是要采取个性化的方式,要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并把这一点融入到教育体系中。
罗宾森爵士:这些改革一直把重点放在课程设置和评估上,比如课程设置上的改变主要基于一些政治家认为更加有用的原则,尤其是那些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更加有用的原则。在评估方面,就是要确保他们制定的标准被实现,而且评估的形式也非常狭隘,就是标准化的竞争形式。这些都没起到作用,因为课程变得太狭隘了,评估形式也是不对的。究竟是什么因素才能让学生获得好成绩呢?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学法、是教学和学习的质量。
如果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学的时候,脑海中一定会跳出来几位老师,有的激发了你的学习热情,有的让你毫无好感。因为教学是一种艺术,但是现在却沦为有点像一个执行系统,像给考试公司提供服务代理的系统。而我提到的学校就不是这样,这些做出改变的学校意识到,学校的核心是一个学习社团,只有当学生和老师一起努力的时候,这个社团才会良性运作,人只有在互相学习时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要改变这些情况,改变这种课程的影响和艰苦的标准化测试的影响,就是要消灭这些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刚才提到的改革都没有成功。
八、教育包含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你一定要去亲身经历这些知识
安德森:有一点我要请教您,我不是教育行业的,又对科技很感兴趣。很明显在过去 20 年里发生了巨大的科技革命,也就是诞生了互联网。突然之间,差不多发达国家的所有人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这么一个工具,可以随时提问,而且基本上都能开始自己探索。网上的知识基本都是免费的、随用随取。但是我感觉教育系统也就是我们设置课程的方式,好像远远没跟上这种巨大的变化,如果说知识就是 Google 上能查到的东西,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我在想,如果谷歌上都能查到,那么还要学校教学生是不是有点愚蠢?学校是不是应该教点其他查不到的东西?这些其他东西是什么呢?现在的世界有那么多唾手可得的知识,我们又该怎么教育学生呢?什么才是真正关键的技能?就好比我们回到在 17 世纪,知道某一天要打仗,那么我们真正需要教的技能就是打仗。
罗宾森爵士:怎么说呢,我刚刚参加了申请美国公民身份的面试,我是很高兴我说对了美国制宪会议的日期,其实信息和更广意义上的知识是有许多区别的。Google 还有其他许多互联网上的维基网站对于掌握某种知识,都是很厉害的知识库和知识资源,但是还有一种和知识相关的形式才是知识的本质,就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也就是人们的经历、生命的质量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本身。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人类其实不只生活在一个「知识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知识」和「关于体验、生命质量」的两个世界中,教育必须平等地处理这两个世界的关系。
第一个世界是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我们存在之前就存在,在我们消失之后还会继续存在。我们需要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文化发展、演变过程、运作原理以及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方式;另一个世界则是因我们存在而存在的。这个世界在我们出现的时候出现,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活,通过它我们去经历周围的一切,这些只因为我们自己存在,如果我们消失了这个世界也会消失。我们只有通过在这个世界中生活才能去了解第一个世界,而我们的学校完全不教这些,没办法帮孩子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
许多人只有通过第二个世界才能理解第一个世界,所以我们才需要平衡,至少在这个基础上,你就会觉得教育至少要有四大目标:为了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的发展,这样就需要设置多种多样的课程。没错,现在外面是有很多知识、资源,就像我在 70、80 年代读研时,我们也有类似的知识资源——图书馆。那会儿我们都去图书馆约会、看书,这样更方便。当然,维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它集合了人类的知识和理解,并形成档案供人查阅,但是光知道通过 Siri 在网上查知识是不够的,教育包含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你一定要去亲身经历这些知识。
九、建立“ 民主的教育体系”
安德森:罗宾森爵士,您非常有力地说明了教学的力量以及教师能起到的巨大作用。我的疑问是我们是不是关注到了科技是怎样让教师有能力重新定义教学的?现在,假如有一名教师教一群 9 岁的孩子,我们会希望他不仅能在学习上教育孩子,还希望他能成为孩子早期职业生涯顾问方面思想上的导师、纪律上的严师等等。教师需要扮演这么多的角色,能不能有更为具体的角色?
比如我们在网上看到有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在教学方面非常棒,通过仅仅一节课可能就能教育、启发几百万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关注教学的方面?我有个疯狂的想法是,能不能把更多这样的教师的这样的课程复制好几亿遍,给其他教师使用,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语言或这样深刻的见解,他们的课程就没有这么生动。比如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很讨厌历史课,非常非常讨厌。我觉得历史很无聊。但是后来我遇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历史学家,让我觉得历史特别有趣。如果这些历史学家以前是我的老师,可能会改变我。而现在,科技的发展让这些历史学家真的能把知识教授给数百万的孩子。
所以在现代世界,是不是能让其他老师去和孩子们建立关系,加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让孩子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所以教育能不能更好地区分专注于建立关系的教师和专注于教学的教师,这样能不能让孩子的教育经历更丰富?
罗宾森爵士:应该说教学涉及到很多角色,伟大的教师就拥有各种各样的技巧供他使用,科技则有一种变革的潜力,也就是改变我们思考学校该如何运作的方式。科技改革教育的其中一个方式就如你所说,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全世界那些伟大的教师的教学成果。班主任也没有理由不让孩子们接触到这些资源,因为这些资源很丰富,还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还有很多网站能分享这些专业知识,好学校也能很有成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也是 TED 这么有影响力的原因之一,不是吗?在教育方面,人们就在利用 TED 以各种方式传播的资源激励学校的课程计划和工作。所以有关科技,我想说的就是科技是我们必须改革教育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能够改革教育的方式之一,我认为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
我知道有的学校里的孩子们一天要在电脑面前坐大概 7 个小时,这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个悲剧。因为人是需要全面成长的,孩子们不仅需要学习怎么操作科技设备,还需要在真实生活中相处,需要共同完成任务,需要走出门去接触大自然。而学校过度关注学业和考试的一大代价就是,我们完全杜绝了「玩耍」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而玩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深刻、重要的部分。孩子就应该走出门、到处游逛、和其他孩子打闹、尽可能多地去乡村玩一玩。如果不能去乡村,也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大自然。科技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科技可以解放很多很多时间,让孩子有其他方式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互相学习。
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第三位教师》(The Third Teacher),讲的是有关实体环境对孩子及其他们学习方式的影响。如果让我设计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学校有灵活的空间。我不是说建筑计划,而是孩子不仅需要独处,也需要集体活动,所以学校空间要有灵活性。
我的想法是,好学校的基础就是民主原则,现在正在推动发展民主学校。所谓民主学校就是学生能在决定学校事务方面起到很大的、严肃的作用,比如决定学校的课程、教学、课程表等等。在课程方面,我想必须要平衡艺术课、广为认可的科学课、技术课、数学、体育、人文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不应该有等级之分。
安德森:您会支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上课吗?
罗宾森爵士:对,没错。孩子们下午 3、4 点放学之后,不会分别跑到只为 4 岁孩子或者 8 岁孩子设立的独立场地玩耍。每一个家庭都是这样的,社区也是这样的,我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学习的。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的证据也表明,年纪大的孩子和年纪小的孩子能很好地互相学习、分享知识。这也是通过教育系统纠正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有些孩子会比同龄的孩子领先很多,有些孩子则相对落后一点,但是可能在其他方面很优秀,如果学校继续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设置障碍,妨碍孩子前进或者推着他们前进,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不会区别对待不同年龄的孩子。
除了教师之外,我还会邀请许多其他人来学校。因为成年人都是教师,当然他们需要通过审查什么的,确保安全。学校就是一个社区中心,一所好的学校可以让整个社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确实见过这样的例子。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整个社区就死气沉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专业人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有不同行业的专业技能,有商业的、手工业的、有来自社区的、文化组织的,都可以把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教授给整个学校的孩子。所以课程设置要广泛,而且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课程,要保证孩子们能平等地学到不同的课程内容。我自己上学时就学过很多课程,如果不是学校安排,我自己是不会去学的。
十、教育的改变要“主动创造”不要“坐等发生”
安德森:我很好奇,这个体系是不是处于「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折磨他们四年」的中间地带?可以规定先去上 2-3 周的课,所有的课程都上,让老师和孩子感受下是不是适合自己。
罗宾森爵士:可以的,在民主的学校体系中就是这样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去实验、探索不同的课程。当然,如果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推门而出,教师就有责任让课程变得引人入胜。但这一切都有一条微妙的界线,学习是一个人自己的责任,就像健身一样,如果带一个人去健身房,就让他一下午都和设备泡在一起,但是很显然,光是待在那里是没有用的。在一个构建完备的学校里,学生要显示出自己学习的原动力,要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没有人能替他去学习。教师能做的就是纠正环境,让学生有更多动力去学习。
所以,我想提供很多选择性,提供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不同活动的灵活性。目前的学校,都是把时间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这是一种效率模式。但是在个人化的课程安排中,就有可能在自己手头的学习任务上花尽可能多的时间,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么干的。
顺便说一句,我这里提到的很多措施有很多学校都在实施,而且已经实施了很久,尽管这些措施并没有受到来自主流政治文化的支持,而且他们还不得不抵制那种可怕的考试机制。关于这种现象,其实有几种思路:第一种是可以在现有体系内做出变化。我经常对教师们说,教育系统不仅可以做出改变,事实上也正在做出改变。此外,我还想对他们说,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或是校长,那么你本人就是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虽然你不是整个教育系统,但也是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室门一关,接下来面对孩子的就是你,你希望他们获得「教育」,那你接下来所做的就是教育。所以学校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人们认为学校的很多决定会受到法律影响,但是事实上法律上并没有规定。
比如说,我们今天谈到的很多事:按年龄分组进行教学、设置固定课时、上下课铃声、安保、有等级差别的学科,有些是法律规定这么做的,有些是制度上的习惯,是可以打破的。我去过的和推荐的很多学校,都在体系内做出了一些创新,没有人会阻止你这么做。只需要学校有做出努力的意愿、远见、和领导力,这些创新是实实在在正在进行的。
另一种思路就是跳出这个体系。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个体系对你来说没有未来可言,那么还有其他选择:在家自学或是非学校教育,这些选择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机构和资源。
安德森:改变教育系统有点难度,不过我想说的是,大家坚持住,说不定这种改变会比我们想象得发生得更快。
我想谈一谈教育以及创造力。我的观点是创造力在教育中的作用和读写能力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同样重视发展创造力。
罗宾森爵士:我们一定要慎重使用这种天赋,避免一些刚刚谈过的情景。唯一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保全我们丰富的创造力,保全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教育所有人,怎样才能应对未来。可能我们是看不到这未来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我们要帮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我们生来就有各种巨大的才能和技能,一个神秘的问题是,我们怎样能培养这些才能,怎样才能一开始就发现这些才能?很多才能就像世界上的自然资源,深埋地下,我们要去找到它们,等我们找到了,还要有自信去使用,一个构建合理的教育系统就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但是由于我们刚才谈到的种种原因,教育体系并不总能实现这个想法,我不怪个体的教师或是学校,这是系统的问题,所以这个系统需要改变,这一点很重要。我也要对孩子们说,你们是不可能提前看到自己的整个人生轨迹的,你们不可能在拿到出生证明时就同时拿到简历,你们要明白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创造的,至于从哪里开始创造,也有关系,人类伟大的历史成就就是由那些做了伟大的事的人铸成的,而这些人是从不可能的起点开始创造历史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温哥华做讲座时见到一位朋友,他说,我们的出生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所以我们准备怎么度过这一次生命呢?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前所未有的。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传记,人类创造力最好的证据就是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由于我们常常要写简历,所以就会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人生是一个线性的计划,然后欺骗别人一切都是计划好的。但其实人生真的只是一场不断的即兴演出,然后加入各种形式的教育系统、做一个好人、拥有竞争力、相信自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然后生活在一个令你引以为豪的团体中。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