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重塑科研评价体系,能纠正中国的论文造假乱象吗?

来源:知识分子 作者: 叶水送 已有0人评论  2020/8/21 21:47:09  加入收藏

一、正在改变的科研评价制度 

8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在第二届 “学术交流的未来” 论坛中表示,目前中国基础研究进展具有两个特点:各项指标的快速增长以及研究质量的逐步提高。这两个特点在最近中国对新冠肺炎的研究热潮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杨卫强调,前段时间,国内科研评价政策出现诸多转变,但存在主观评估(同行评议)和客观评估(量化指标)之间的矛盾。对此他谈到了自己的 “十喜” 和 “十忧”:如 “人才评价看贡献”,他认为新的评价体系好的方面是不再是数论文,忧的是未来可能会以人际关系等主观因素来影响评价;“看重国内贡献”,好的方面是兼顾国内外影响,不好的是过于强调对中国的贡献,实际上科学是无国界的;“取缔SCI强制要求”,好的方面是英雄不问出处,不好的是人治可能会代替规章。他强调,从之前的评价体系到评价体系的新规划,需要有一个过渡期。 

今年上半年,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基金委等部门密集就最新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发声,试图重塑此前国内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以纠正学术界的不良风气。 

2020年3月3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 “从0到1” 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指出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从而有利于原始创新。与此同时,也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强调不追热点、把冷板凳坐热。 

2020年2月23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纠正此前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 “唯论文” 不良导向,邀请相关部门不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破除 “唯论文” 不良导向,让评价体系落脚于 “代表性成果的创新点和意义”。 

二、中国科研各项指标快速提升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水平稳步上升。在高水平期刊上(前1%)中国论文发表占有率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目前,中国这一比例为19.9%,美国为18.3%。 

从论文发表来看,中国在材料科学、工学、化学、计算机世界领先,而美国在基础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实力强大。早在2016年,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如今在高水平期刊上论文占有率,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数量也在迅速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是世界上研究者最多的国家,科研人员有187万人,美国的这一数字为143万。 

8月10日,杨卫在世界期刊发展论坛上表示,“2010年,当时爱思唯尔公布的全球引用前1%的学者里,中国大概占1%左右,2013年大概为3%,而现在到2020年,估计这个数目大概是10%左右,预计到2030年高影响力作者是不是可能会达到20%?” 

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与中国在科技研发、基础研究矢志不渝的投入有关。近年,中国每年的研发投入增速超过17%,而美国近年的研发投入增速只有4.3%。尽管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研发投入国家,但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很有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国家。 

三、国内学术造假、科研诚信问题依旧严重 

在论文发表数量,以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近年中国大规模的论文造假、学术不端、有违科研伦理的等行为仍频繁出现,目前,在国际上,中国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第一。 

今年2月初,美国知名打假人士伊丽莎白·毕克(Elisabeth Bik)发现400篇问题论文,它们几乎来自中国各地医院。7月初,美国《华尔街日报》罕见地爆料中国论文造假一事,来自中国的121篇论文存在问题,并且可能来自 “论文工厂”。 

中国科研一方面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一方面是愈来愈严重的学术造假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学术界唯论文、唯SCI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如何遏制学术界的不良之风,是当下国内科研管理者面临的棘手问题。 

杨卫在 “学术交流的未来” 论坛上也表示,科研评估以 “SCI至上”、“论文数” 等数值指标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存在弊端。 

尽管杨卫对此前披露的新的科研评价体系中 “质量重于数量”、“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国家限量支持论文发表” 等细则表示支持,但他还提醒,应注意防止出现 “未建先破"、“滋长学阀” 等新问题的出现。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张月红亦表示,“当今不断完善的科研评价政策意在让造假变得不容易,但并非能完全杜绝造假,因为东西半球并非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况且科学家是人不是神,与生俱来都在抵御各种诱惑。科研评价制度要科研诚信来保证,而科学精神与人文内涵相辅相成是未来科研诚信教育要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目前国内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量化指南,对此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教育与诚信处前主任 Zoë Hammat 建议,指控时不端行为时应平衡透明度和保密性,以及建立量化的指标,这样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员潘云涛是此次科研评价体系新政的参与者。她也认为,中国的学术出版到了一个新阶段,面对井喷式的科研进展与成果,重塑可持续的良性评价体系已迫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意见,对破除论文 “SCI至上” 提出具体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净化学术风气。 

四、良好的学术风气是管出来的,还是靠引导? 

科研评价新政出台不久后,7月底,科技部出台了 “19号令”,以对12种不良学术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7月31日晚,科技部官网公布了《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下述《规定》),指出学术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打招呼” “走关系” 等请托行为、抄袭、剽窃、侵占学术他人学术成果、套取财政科研资金、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等属不良行为。 

《规定》还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由轻到重分别为:警告、责令限期整改、一定范围内或公开通报批评、追回已拨财政资金以及违规所得、记入科研诚信严信行为数据库等。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内学术界对 “19号令” 反应比较强烈。8月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对进行专题讨论:“科技部19条令—— 科研乱象的解毒剂还是止痛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理事长李国杰表示,严惩科技违规行为是发展科技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充分条件,良好的学风主要还是靠引导,而不是管出来的,做科研需要一个静心的环境,外界应尽量少打扰科研工作者。 

“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要想获得奇葩的果实,就要不拘一格地 ‘广种’,充分信任和包容,突破现有思维边界,我称之为 ‘广种奇收’,成果很可能出现在申请课题的目标之外。” 李国杰在会上表示。 

实际上,2006年科技部颁布了 “11号令” ——《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同 “19号令” 差异不大,其对国内不端学术行为的约束发挥了多大作用?读者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主任、ACM/IEEE Fellow 张晓东则表示,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各种奖项及人才计划关乎科研人员及单位的切身利益,中国是一个 “人情” 社会,人们之间的交情和关系往往高于制度的规定。评价和评审过程中必然产生不确定性、不严格性和不公平性。 

实际上,“科研项目和经费只是工作的 ‘燃料’,不是结果。但我们太看重它们了,它们几乎成了科研的一切。这也许是‘违规’的一个原因。” 张晓东表示。


 参考资料

1.科技部19号令——能否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https://www.ccf.org.cn/Media_list/yocsef/2020-08-12/706039.shtml

2.第二届“学术交流的未来”线上研讨会圆满闭幕

https://mp.weixin.qq.com/s/KrdFIwG3vzJti1VvHhJvog

3.五部门联合发文 我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3/04/c_1125663546.htm

4.科技部再出实招!破除科技评价“唯论文”不良导向

https://mp.weixin.qq.com/s/RBZHkKtaEzRR5iOBRpnPXw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