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山东省泰安长城中学 作者: 纪宁宁 已有0人评论 2018/1/10 10:57:36 加入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政府的性质;知道政府的基本职能,理解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和应注意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比较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我国政府是利民 便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并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政府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政府的基本职能
四、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课:板书12345,同学们,猜一猜这串数字代表的含义?这不是一串普通的数字,是政府求助热线,他一头连着政府的拳拳之心一头连着百姓的酸甜苦辣。下面让我们从视频《海口市政府12345提速增效》来走进政府。
活动一 我是小老师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2.政府的基本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治职能
典型表现是:打击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等违法犯罪行为
涉及的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安全部门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经济职能)
典型表现: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维护市场秩序等,促进了 国家经济的发展
涉及的政府部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管理部门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职能)
典型表现:弘扬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双高双普”等
涉及政府部门:教育部(局)、文化部(局)、卫生局等
(4)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典型表现:在农村合疗、60岁以上的养老保险等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典型案例:小黄车的多舛的命运
涉及政府部门:环境保护部(局)、
播放幻灯片:结合《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辨一辨 管的越多的政府是好政府还是管的越少的政府是好政府?
提示 错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包办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大大小小的一切事务。市场、社会能做的,政府不做;市场、社会做不了的,政府来管,保证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杜绝政府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什么也管不好的现象。
3、教师进一步深化认识: 正确理解政府职能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应明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政府。人大、法院、检察院等其他国家机关、党的机关(中共中央、地方党委、党支部等)及各民主党派机关、政协、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都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2)应根据具体内容,注意区分政府的五大职能。当然,政府各项职能的划分具有相对性,政府的一项活动会同时履行多项职能。
(3)应明确我国政府职能的有限性。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有些事政府办不了,也不应该办。
(4)政府发挥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转变政府职能不是弱化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该强化强化,该弱化弱化,该怎样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探究二 便民利民的政府
结合身边案例让学生
1、感受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例如,一个人出生需要出生登记、办理户口;结婚时需要结婚登记、死亡时需注销户口;期间无论是买车、买房还是上学均需要受到政府的管理
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例如,在学生来回上学路况的好坏,公交车辆的有序与无序,路灯是否明亮等等 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提供的服务。
2.提高公民意识: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我们的公民意识强和政治素养高的体现。
结合课本P38 学生思考探究:如果需要找政府,你知道应该找政府的哪个部门吗?
引导学生认识众多的政府部门
教师总结深化认识:为什么政府有这些职能?
从国体、政府性质、政府职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根源:国体决定政府性质,而政府性质又决定政府职能。同时,政府职能反映政府性质,政府性质又反映国体,所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而这样的政府决定了必须履行这些职能。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课外作业
1、登陆“海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了解海口市政府新闻动向及部门设置。
2、有意向同学可以课余时间上网给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方式一: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右下角“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
方式二: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国务院”手机客户端。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