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PISA首席分析师:中国教育出了这些问题

来源:外滩教育 作者: 周滢滢 已有0人评论  2019/2/12 8:14:14  加入收藏

为什么,中国与芬兰、日本等高学业水平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校外学习上,而且学习效率还不高?

这恐怕要“归功”于中国家长高涨的报班热情,和热衷于让孩子超前学习的竞争焦虑。从PISA这一最有说服力的测试结果中,孩子的多余学习时间,可能“恶补”了很多知识性东西,但是并没有转换成学业综合能力。

因为PISA测评,是超出知识考察范围,真正测评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比如在数学科目的测试中,它所测试的是数学素养,而不是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在于他能否灵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是否具备逻辑推理和提出论点的能力,这才是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同样,在阅读方面,考查的是学生提取、思考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进行基本的判断。尤其在今天数字化信息的浪潮里,辨别信息的真伪,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所以PISA阅读测试中,会尤其考察学生的审辩式阅读能力。 

2.中国学生的合作解决能力差

在PISA测试中,有一个在线模拟的科学场景,学生参与虚拟情境问答,与电脑生成的虚拟人物角色进行合作,解决一系列的科学问题。通过这样的人机交互模式,测试学生的协作解决能力。

在这一测试中我们发现,虽然中国和韩国学生在科学成绩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合作解决能力上,我们却比韩国低了50分左右,只处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是明显低于韩国的。

(纵向是合作解决问题表现分数,横向是PISA科学分数) 

在PISA调查数据中发现,合作解决能力与学生对待合作的态度,密切相关。比如,你在小组学习中,是否喜欢有不同的观点产生;是否认可自己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或者对比独处学习,是否发现小组学习效率更高等。

这种合作解决能力,指向团队合作能力。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直接将沟通协作能力(Coordinating Intelligence)列为未来十项最关键能力的第六位。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能力,怎么称得上是国际化人才? 

3.成绩越优秀,越不想当老师

未来,谁愿意成为老师?长远来看,这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PISA的调查中发现, OECD的国家里面,只有4.2%的学生表示30岁时愿意成为一名老师。一个更突出的问题是,数据显示,愿意当老师的这些学生,他们的PISA成绩,在各个国家都相对偏低。中国的成绩差距更大。

教师队伍如何能吸引到更优质的人才,已经是摆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国面前的问题。我们同样想到了芬兰。外滩君特约作者钱文丹一篇《三十年,成就芬兰》一文中提到:

上世纪70年代初的芬兰,国家对教师“管制”非常严重,国家课程大纲不仅详细规定教学内容和行政管理标准,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还经常指导地方教育局、各地教育局继而监控学校如何落实。

0
0
关键字:pisa 首席 分析 中国 教育 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