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滩教育 作者: 周滢滢 已有0人评论 2019/2/12 8:14:14 加入收藏
与我们常规的,容易落入既有“套路”的思维惯性不同,创造性思维,强调创新、求变,敢于突破常规和主流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创造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没有任何逻辑,而是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突破性的思维成果。你会发现,无论是教育家、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政治家,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往往都具备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实质上,这样的思维特点,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比如,以高发明成就和创造力著称的以色列,就是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开放式提问”当中。“为什么?”“难道这样不可以吗?”“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通过这样的开放性讨论,一步步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提问习惯”,建立一种更发散、独立的思维模式。
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还包括一系列的创造性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如何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更多的探索。相信2021年的PISA测试结果,会让我们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有一个更直观地了解。
二、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学生(B-S-J-G,China)的PISA成绩一直在大幅倒退,从2009年、2012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到2015年的排名第十。从分学科来看,阅读刚过平均线,我们引以为傲的数学成绩也一般。当然,前两次都只有上海代表队参赛,严格来说没有可比性,可北京、江苏、广东,生源都不差,可以说是一线城市,聚集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看看池田京给我们一些有意思的数据结果。
1.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学习效率却相当低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同比芬兰,我们跟他们PISA成绩差不多,但是每周学习时长却比芬兰多20多个小时。
再跟邻国日本比,测评总成绩比我们还要高,但是呢,中国学生学习时间,比日本多10多个小时。
同样以学习压力大、强度高著称的韩国、新加坡,也比中国学生每周学习时长少5个小时。
(纵向表示PISA成绩,横向表示学生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包括校内和校外的总体学习时间)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低。
再看下面这张图,红色曲线图代表各国学习效率,红色箭头处的中国,中国学生的学习效率远远低于日本。芬兰毫无悬念的又占据第一位。
(纵向表示学习时长,横向表示国家;红色曲线代表各国学习效率)
再进一步看黄色柱状图,代表的校外学习时间,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而芬兰,是学习时间最低,学习成绩最好,学习效率最高的国家。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