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张志勇:为全民教育焦虑“降降温”

来源:中国创新教育网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8/6/23 22:14:57  加入收藏

当下的中国教育,日益成为每个家庭头疼的事情、担心的事情、焦虑的事情,已经成了影响国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这样的教育,需要浇点凉水、降降温了。

一、教育焦虑,似乎没有哪个家庭能幸免

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的希望!

教育本来是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和幸福的美好事业,无奈今天却让让无数家庭陷入了日益严重的焦虑之中,几乎无一家庭能够得以幸免。

1.对子女前途命运的焦虑

在“微信”圈中,常常会收到这样的调侃图片:熟睡的婴儿,身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书写着“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警示。看后,你会会心的一笑,但这一笑背后又浸透着多少家庭的苦涩,对子女未来命运的那种捉摸不定的无名的焦虑,那种从小就要把孩子们投入到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去的无奈……。

2. “择校”焦虑 

多年来,为了抢占一个好的学位,好的“学区房”年年涨价。在首都北京,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甚至炒到三十几万元一个平米。对此,似乎人们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这都是“择校”惹的祸!

这几年,北京又出现了新名词,叫“占坑班”。怎么占?义务教育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明的不行,咱就通过站在公办学校后面的民校招生,民校又通过站在它背后的培训机构进行提前教学。你想上名校吗?就先上培训机构接受高价培训吧!

其实,这种通过所谓“占坑”来抢夺名校学位的现象,正在向全国许多地方蔓延。

今天有多少家庭不得不为——

上一所好的幼儿园,焦虑!

上一所好的小学,焦虑!

上一所好的初中,焦虑!

上一所好的高中,焦虑!

3. 上课外班焦虑 

中国人制造了一个特别让国人焦虑不安的口号,叫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啊,有哪个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就是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口号,让多少家长陷入了让孩子们比着报课外班的焦虑之中。你家孩子上了,我家孩子不上不就吃亏吗?你怕吃亏,我怕吃亏,那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孩子多报班、多跑路、多辛苦啦!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开始“抢跑”。你抢跑,我抢跑,那就看谁家的孩子“抗折腾”、“抗揉搓”啦!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调查发现:周一至周四,家长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占到61.7%,双休日布置作业的占到75.5%。周一至周四,晚上开始参加培训的占50.0%,甚至20.1%的学生参加2个以上的培训班。周五至周末,没有参加培训的仅8.8%,参加2个班以上的70.9%,3个班以上的占到44.6%,甚至有4.7%的同学参加5个班以上。

在田径场上,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有一个统一的起跑线,统一的起跑令,谁要提前抢跑,就要取消参赛资格。可是,在通过上课外班这种“抢跑”行为抢占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又有谁能够取消抢跑者的资格呢!

课外培训市场日益火爆,家长们因课外教育而产生的焦虑高烧不退!

4.日常考试焦虑

大家都知道,高中学生苦,高中学生各个学科都有月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到了高三,还有什么一摸二摸三摸。可悲可怜的是,这种考试周期,在不少地方已经向小学、初中延伸,小学生也搞什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而且,凡考试就要排名,就要通知学生家长。由此,家长和孩子的周期性考试焦虑,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

我们的教育,那里是在“育人”,是在赤裸裸的“育分”。说到底,一切都是在围绕考试和升学转。

5. 家庭教育经济负担焦虑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调查表明,2017年,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8143元,其中农村3936元,城镇1.01万元。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全国平均为6556元,农村为3155元,城镇为8105元;小学阶段全国平均为6583元,农村为2758元,城镇为8573元;初中阶段全国平均为8991元,农村为4466元,城镇为1.1万元;普通高中全国平均为1.69万元,农村为1.22万元,城镇为1.82万元。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全国家庭生均教育支出负担率为13.2%,其中农村为10.6%,城镇为14.3%。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7%,农村为8.4%,城镇为11.7%;小学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4%,农村为7.5%,城镇为11.9%;初中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5.2%,农村为13.6%,城镇为16%;高中阶段,普通高中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26.7%,农村为30.9%,城镇为25.6%。

越来越沉重的家庭教育经济负担,成为年轻夫妇们生活中一个难言轻松的一个话题!

6.孩子负担过重的焦虑

据研究,在2012年的PISA测试中,我国参加测试的省份学生报告的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13.8小时,名列第一,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左右,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7.8小时。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发现,与2005年相比,2015年学生上课外班的时间大幅度增长,学生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0.8小时,是2005年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2005年的3倍。

一方面,家长们再拼命地通过各种方式加重学生的课内外负担,另一方面,全社会又深深地担忧孩子负担过重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

焦虑,焦虑,焦虑……

教育,俨然已成为影响全民身心健康、影响家庭和谐幸福的最大的民生问题。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78%的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写作业”已成为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的主因之一,也成为亲子关系最大“杀手”,75.9%中国家长和孩子因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0
0
关键字:全民教育 焦虑 降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